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我的《金枝》藏在書籍裡

今天,我貼出第三幀好書的封面:「英」詹.喬.弗雷澤《金枝》上下冊
購得這套書與我關係密切,值得我感性地追述它的相遇。中譯本《金枝》初版於19876月,那時正值我在東京苦學的期間。我想,因為它是我珍視的好書,自然會以最快速度向我報知。在我印象中,我應該是那年冬季或翌年春天,在神田舊書街內的內山書店二樓購得的。該書上下冊售價5600日圓,相當於我四分之一的房租。坦白說,當初我付款的時候,多少有些猶豫的糾纏。不過,在這關鍵時刻,我很快地就發揮了「青瞑牛,不怕子彈」的精神,慷慨走到收銀台付款,然後豪情地走出內山書店。今天,窗外下著寒意的雨絲,我取出這套舊書亮相,特別有面影(舊時痕跡)的溫暖。





標籤: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我的戰後思想地景

今天,我貼出第二幀好書的封面:李敏勇《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雙重構造的精神史》
1026日,由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舉辦的「李敏勇文學學術研究會」上,聆聽各擅專長的教授們發表論文,他們對於李敏勇的詩歌與政治世界的探索,讓我們在閱讀文本之外,多了些理解其思想的深化。主題對談:李敏勇與台灣詩壇的未來,由陳萬益教授主持,與談人陳明台教授、醫生詩人鄭烱明和詩人李敏勇,他們分別講述對於台灣詩壇的期許,以及曾經存在的政治力干擾詩歌創作的黑暗面。 
當日,我作為忠實的聽眾,獲得了幾個激發再思考的震撼。陳萬益教授說,他是一九四七年出生的世代,也就是,「光復囝仔,讀中國冊。」的世代。就我的理解,這句話透露出一個特殊的精神現象:一個台灣知識人從出生之後,乃至進入國民黨主政的教育體系裡研究學問,就必須經歷著雙重的精神轉折,清醒自主與同化附隨的糾葛。因此,陳萬益教授所思的「戰後」,與我(1961年)這個後生晚輩所面對的「戰後」,應該是截然不同的面相。我暗自把陳教授的戰後思考,比喻成凌空劈下的一道閃電,在那情境之下,擊中了我這棵矗立無為的樹木,讓我開始認真思考我的「戰後」究竟意味著什麼?進言之,正因為李敏勇與陳教授是同世代的人,同為「台灣四七社」的重要成員,對於戰後台灣的整體狀況,有著我們這個世代所無法體會能及的洞見。 
談到詩人評論詩人的見地,我格外佩服詩人向陽的觀點,他看出了李敏勇詩歌創作的堂奧。他自承,在報社擔任總主筆期間,寫過數百萬字的社論,深諳台灣報界撰寫社論的範式。他說,李敏勇撰寫政治社會評論與眾不同,他以詩人獨特的視角,不著痕跡的抒情詩意,寫出他所關注和憂慮之事。就此我深有同感。這是詩人的天賦,也模仿不來的。但話說回來,錯過這次文學盛會的人,也不必沮喪,閱讀向陽的論文〈以詩的鷹眼凝視國家發展:小論李敏勇的社會評論〉,必能從中獲得知性的啟發,又可知道詩人為之詩人的祕密。



標籤: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詩,正在嚴肅地思考

承蒙好友余杰兄的邀請,我連續七天貼出好書的封面。我欣然接受,因為這樣我就有機會介紹好書。今天,我先介紹鄭烱明詩選《白色的思念》中德對譯本。以我的經驗來看,閱讀鄭烱明的詩作,意味著對於台灣反體制詩歌的回顧,以及土生土長的台灣詩歌的發展史。這部選集有德語這種帶有強烈思考性的語言(翻譯)作為延伸,如同為我提供了新的思考起點,它像一條警醒的白線,劃在每個探索者的面前,一旦踏上這個旅次,就可以追查到不公不義的起源,進而挖掘出在國民黨政權統治期間,無數的台灣詩人和知識人的心靈,如何受到強權的扭曲和禁閉。對我而言,這部中德對譯的選集意義非凡,值得更多讀者認識它的精神所在它是一座文化里程碑,只要進入詩人的詩行,你就能找回對台灣精神史的深厚情感。而且我相信,因為我們與詩歌同行。詩,正在嚴肅的思考,我們必然跟著嚴肅地思惟,那些散佚成碎片的歷史,就能神奇似完整返回。(20191029日)



標籤:

2019年10月27日 星期日


〈我的淡水暮色

二十餘年前
我住在河的對岸
放空的日子
凝視變成了行動
海風踏著波浪而來
它們的背影何其寬廣

二十餘年後
我參與一場文學盛會
立在河對岸的樓房
我比飛鳥們確知更多
那已不是想像之翼
而是確切的追問

在往昔的夜裡
夢想與虛無都在奔走
它們是否共有基礎
或者已變更經驗
這是個根本性的問題
只能用懺悔方式來回答



標籤: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好書的條件----《川本三郎的日本小鎮之旅》

接續上次的話題,我平時就喜歡隨興而讀,對於感興趣的書籍,總要先讀為快,否則心理不舒坦。我想,這不但是讀者的樂趣,熱衷寫作的作家,應該也會支持這種看法。當然,要滿足這兩個需求,首先它必須是一部好書,知性和感性兼具,最好還具備優美的文體。進而言之,這些條件全部俱足的話,這樣的好書絕對值得花錢購買。
基於寫作的需要,我手裡備有四、五部川本三郎的著述,以冊數而言算是很少的,加上這部《「男はつらいよ」を旅する》(日文書名),僅止六部而已。不過,我的重點不在於冊數的多寡,而是聚焦於川本三郎的寫作策略,對其職業作家寫作路數的探究。換句話說,我自主性地具有雙重身份,其一,以讀者受眾的視域,與川本三郎共同展開文化之旅;其二,以作家的視角從中獲取因其敘述觸發的寫作靈感,進而轉化為下個寫作題目的起點,這樣一來,我就能為自己創造雙贏的局面。在寫作書評之前,我先與大家分享這趟美妙的閱讀旅程。(20191024日)



標籤: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日本古代建築及其懷友

嚴格講,這輩子我雜讀的壞習慣大概改不了,看到感興趣的書籍,不買心裡不踏實,時間一久,自己心理狀態開始改變,慢慢地變成追星族一樣,點燃狂爆的熱情,看一本買一本,看著同類型的越疊越高,自我陶醉於那種情境,借用日本的說法,這可是不折不扣的讀書中毒症。
今年四月,我在目黑的二手書店,發現了《土木技術の古代史》這本書,快速翻閱內容甚為滿意。多年前,我讀過一篇報導法隆寺矗立千年不倒的文章,從此對法隆寺的建築工法產生了極大興趣我知道若要撰寫這類的文章,肯定是自不量力,不過我仍然固執地想望,哪天也能依樣畫葫蘆寫點與法隆寺相關的文章,以解救自己的知識渴望這次,我到東京的古舊書店,一走到書櫃前,《五重塔はなぜ倒れないか》一本,立刻闖入我的眼簾,給了我最佳的見面禮,它像是告訴我沒有空度此行。對我而言,這也是逛古舊書店的道樂之趣,或許,有此體驗的人最能感受這種震撼。
與上述書籍相關的書訊,可以推至前些時候顏娟英老師翻譯出版其業師的大作《重源》一書。這部著作詳細闡述重源和尚為了重建被大火焚毀的東大寺四處募款的歷史,頗能吸引這個議題的好奇者,我記得該書定價2500元,的確是高價書,不過,狂熱的書迷們秉持著追星族的堅定意志,一定是行所當行不計後果的。事實上,今年十月初,我就委託日本朋友代購二十餘公斤的舊書,《重源》這本我鍾情之書就這批書當中。抵達東京的飯店之後,我估計後續還會增加購書,因此搬到郵局把它們全部寄出,以備留更大的買書空間。現在,和《重源》一起坐船的舊書們,可能在正航行途中,兩個星期後,就會抵達台北了。回想這批舊書的同時,我突然想念起末岡實教授,因為之前都是他為我代購舊書,我經常說他是極為重要的智庫,在許多方面我得益於他的提點。不料,他原本預定今年五月來台北的文友相聚,但出發前身體檢查,患了大病需要緊急住院開刀。承蒙中村教授及時聯絡,告知末岡教授的術後情況。在那以後,我寫了簡訊問候與末岡教授的病況,卻沒有收到回音甚為擔心,就這樣,經過了數月之久。
也許,末岡教授感受到我們的擔憂,今天上午,他捎來長信告知自己的近況,說病況正在好轉,在信中,他不改幽默本性,瘦了十五公斤,英俊的風姿未減分毫,並說明年要來台北與師友們把酒言歡。我作為末岡教授的後輩,當然樂觀其成,但是考量他的身體狀況,我會預先將紹興酒瓶裡的酒液倒空,再注入同色的中焙火鐵觀音鳥龍茶,保護他脆弱不堪的胃囊。在這時候,我可以自信地告訴他,內容比形式來得重要,而且更需要堅定的捍衛。(20191023日)





標籤: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門外有佛書

上次,在明目書店台北店,遇見了書友林宗勇兄,我為他購得《講座大乗佛教》(全10卷)的經過,甚為感動,因為催促他寫一篇文章,記念這段求書若渴的民眾史。幸好,我一向善於催稿,林師兄終於逼稿成篇,總算完成大稿,並輯入明目同仁刊物《門外》第五期,在此我就不贅述了。那次晤談,我有一些小小遺憾,我很想看看這套書的全貌,可惜根據林兄轉述,其中兩冊被朋友借走了,就此音訊全無,徹底從人間蒸發了,不再復歸團圓。我想,這對於愛書人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也道出了寧願把愛書贈予有緣人,但就是不可借出。不知道是因為這個原因,林兄始終沒有回應我的請求,至今尚未收到他寄來殘冊的書影。我是徹底的行動派,與其枯等不如自行搜尋,僅止是觀賞這套全集的書影,還是令人愉快的美事。功夫不負苦心人,我終於找著了!經過我再三比價,現在,這套全集售價不菲,從50000-75000日圓都有,顯示出它的不凡身價。而且,只有兩套是齊全的,其他即為散冊,與林兄借出的相同。專賣佛學用書的東陽堂書店位於神保町神田舊書街店,5萬日圓那一套《講座大乗佛教》(全10卷),就靜默如深坐在他們店裡。必須指出,東陽堂的店門很特殊,其櫥窗內堆滿各種佛學全集,用黃色厚紙標上價錢,乍看去很像道教的符咒,我覺得甚為好看,曾經在該店前拍過數枚照片留念。林兄之前問我,什麼時候招團到神田舊書街朝聖?或許,林兄應該進入東陽堂與龐大的佛學全集對話。然而,在這個理想書團成行之前,我先展示一下書影和書店面貌。(20191014日)




標籤:

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


胡思二手書店(南西店)

接連幾天,我因於精神不振而沒有在臉書上貼文,恰好以此機會內省自己的過失。首先,我覺得可用時間彷彿變多了,眼睛不那麼酸澀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我敲打鍵盤的手指自然變得遲鈍了,經常按錯字鍵。今天下午,我決定徒步去逛逛書店,順便散步和鍛鍊腿力。我自備堅固的布料提袋,便往赤峰街胡思二手書店(南西店)去,那裡距離我的住家不遠。我之前就聽聞書店已開幕,一直騰不出時間,現在終於得空到店裡選購舊書了。事實上,我原本打算逛完樓下之後,再到二樓三巡禮。我在一樓的日文櫃位慢速移動,巡視架上有哪些圖書,仔細翻閱之後,我取下可用的和值得細讀的書籍,把它們堆疊起來,屆時以方便我到櫃檯結賬。就這樣,我站立或蹲下翻閱舊書,前後大約一個小時,共計獲得了15冊好書,心情甚為快活。想不到,我在台北市寧靜的小巷裡,可以如願購得喜愛的日文舊書,而且讓我有彷如置身神保町神田舊書店街的空間錯覺,但那是一種美妙的錯覺。我憑著直覺認為,這15冊舊書必然有其經歷和故事,正留待我翻閱和細讀,進而完成觸動人心的書話。基於這個原因,我沒能更上層樓巡禮一番,只好留待下次再訪了。
當我走出胡思書店來到赤峰街與南京西路口等著號誌燈號的時候,恰巧有兩輛公車正在交會。嚴格講,這個光景並不稀奇。我最感驚訝的是,那兩輛車體廣告畫面一致,也就是近來閱聽大眾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你的元氣與美麗,我來守護。」我覺得這個廣告詞寫的真好,善用關心消費者青春和生命的詞語,就能把他們的情感全牢固在一起。對比這個實用的廣告詞,我心中突然升起了一個措辭:「我的作品肯定無法給讀者帶來元氣與美麗,不過我極具信心,我有勇氣沿著這些好書往前探索,有把握陪伴原書持有者因於各種因素未竟的旅程。」對我而言,買書與賣書是個良善循環,一種思想與自由意志的交接,如同置身於古寺裡神聖而寧靜的傳燈火焰,必須有人永世傳承下去。這樣想來,二手書店不僅是重要的平台,更是所有現代愛書人的精神樂園。最後,當然應該感謝胡思二手書店的百川匯流,至少讓我節省時間和金錢,省下我到神保町神田古舊書店街訪書的次數,我不必負重趕著返回飯店,不必辛苦裝箱搬運到郵局海運寄書,因為我徒步十分鐘即可把這些愛書安全送抵家中的書庫,我覺得這樣甚好!這樣的周末,因於我外出訪書變得更具意義了,而且我還一併完成了三個壯舉:散步和買書以及採訪寫作。所以,面對這岩石般的事實,誰能否認這不是美好的星期六嗎?(20191012日)



標籤:

2019年10月6日 星期日


秋天的贈禮

吃完早餐,正要開始工作時,我突然巡視屋內雜亂的書堆,打量要搬出哪些書籍。回顧之際,我發現了幾件有趣的物什:一個神聖白牛擺件(我生肖屬牛,中央社東京特派員楊明珠贈予)、若干橡樹籽(我在京都寺院外的馬路上揀拾攜回)、碩大的酪梨果核(長輩為我補充寫作養份所贈)、構圖典雅的手巾(我在東京河童市場旁某專賣店購得)。我轉念一想,何不把它們組合起來,藉此構成秋天的美感秩序,而且就取名為來自秋天的贈禮。於是,我又想,有此靈感的鼓勵,每次出外遠行的時候,的確應該帶點東西贈予朋友的。這樣一來,彼此就能在秋季中觀賞秋景,在秋天之外的任何時刻裡,也能想念秋天時節的美好。


標籤:


假日書市----《克魯泡特金全集》

最近,我迷上了到日本網拍網站上逛書店,總有意外的收穫,尤其是絕版多年的書籍,以及我初開眼界的套書。僅只這樣,我即獲得視覺與精神的享受。日前,我發現了日譯本《克魯泡特金全集》(全12卷),起標價格不高,競標者也少。1987年左右,我處於胡亂讀書的階段,對無政府主義的著述很感興趣,初次在東京的古舊書店發現《克魯泡特金全集》的日譯本甚為興奮。然而,那時候我的生活捉襟見肘,實在沒有餘力購買,只好罷手而歸。
說來奇怪,可能是我對這套書的情意不夠堅定,三十餘年過後,儘管我多次進出東京的古舊書店,再也不曾看過這套書。這件小小的遺憾,促使我產生一種想法:有用的書籍是否現身在你面前,完全源自或於取決你對它的思慕,亦可謂是一種純真信念。而你一旦擱置這種信念,它就會悄然離去,另找有緣的愛書人了。就此意義而言,這次我在網拍市場上重新遇見日譯本《克魯泡特金全集》,應該不止是巧合而已,於我可能是最後一次暗示,示意我必須做出抉擇,無論在閱讀、購書、寫作方面,都不許膽怯或裹足不前。(2019106日)

《克魯泡特金全集》日譯本

標籤:

2019年10月4日 星期五


〈舊時的痕跡

倏忽進入十月
我突然格外地懷念
九月失蹤的亮光
照映我和諸多暗谷

沒有憑證的面影
特地立在我的眼前
我想他是來指認
我們共有什麼痕跡



標籤:

2019年10月3日 星期四

讀書日記

我買來《魔術師時代:哲學的黃金十年》之後,除了寫作時間以外,全投入這本書的閱讀。全書446頁,我僅讀到120頁,就得暫時放下,直奔寫作題材的漩渦中。儘管如此,閱讀中依然有了意外的收穫。在「觸電般的激奮」中,作者描寫恩斯特.卡西爾,因服兵役身穿軍隊制服患有牛皮癬,一種極度痛苦的皮膚瘙癢症狀。但是,1916年他在帝國新聞辦公室的「法國部」服務。他的工作職責除了要寫作短文和傳單之外,還得閱讀和蒐集法語報紙上的報導,接著還要根據是否適合德國戰爭宣傳,對這些報導根據需要進行縮寫或者改寫。這份工作的難度不大,要求不高,但是在精神上卻是一份令人覺得受辱的工作,尤其是像恩斯特.卡西爾這樣一個信念堅定的歐洲公民來說。
就這段文字敘述看來,入侵者因於戰爭和維持統治的需要,必然會徵用其社會的精英階級,或者動員廣義的知識人為其效力。這個片段的記述,使我想起了井伏鱒二的《徵用中》一書。井伏鱒二提及二戰期間日本佔領新嘉坡(改名為昭南市)以後,上級鑑於他的文學才能,要求參與日本時報(英文報紙)的編輯,與參軍中的小說家中島健藏在這塊新佔領地上,編寫教材推廣日語教育。在此,一個問題闖入我的腦際:小說家原本就以最貼近生活的語言文字,對於其筆下人物進行深度描寫,但因應時局的動員必須改變身份,從作家的視野換成教育者的立場。質言之,我實在很難想像他們如何調適這個問題,他們那種精神的轉向是否真能做到恰如其分?於我而言,這是個很好的題材,值得我繼續探索下去。




標籤:

2019年10月2日 星期三


〈世界人權宣言

惡警公然開槍射殺
追求自由的少年
子彈就這樣貫穿
和他一樣脆弱的胸膛
一時之間
血液都喪失了記憶

但邪惡的政客們
卻與屠殺者同一陣線
獰笑地閉上白眼
說這難免擦槍走火

在恐怖的年代
我祈願少年活下來
幻想著那顆子彈
行兇之後轉彎
就通過政客的臭嘴
一併穿越政客的睪丸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