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7日 星期四

 綠意行動構成了一種復活 

 

昨日中午,我收到師友三國大介寄贈的書籍(共計10册),我趕緊拍照回信感謝,順便問候他的近況。在簡訊中,我喜歡用「思想武器」來形容他的贈書,這雖然有戲謔的成份,但亦是堅定的事實。我對這位兄長的眷顧,一直銘記和感恩,與我留日求學期間,想添購買高價書籍,卻拿不出大鈔的尷尬、就地立讀的變體二宮金次郎相比,這一箱精神食糧和思想武器,更能顯示它真金不換的地位和重要性了。不用說,我作為圖書的受惠者,自然有更深層的感觸。所以,我的做法是,努力閱讀吸收轉為寫作的材料,再把讀畢(或此生無力研究的)書籍轉贈朋友(我認為人生有涯留書無用)。或許,這稱得上是環保概念,讓有用的圖書永續循環。

 


說點札幌田中先生的事。昨日下午,我打電給田中先生,他沒有接通,但旋即發來簡訊說,他剛剛至醫院探望母親,現在乘坐地鐵往回家途中,為避免造成鄰座乘客的困擾,待他回家後再聊。結果,我因忙於其他事務,沒有給他回電話。今天下午,我稍有時間主動給田中先生打了電話。彼此短暫寒暄,我問他最近在忙些什麼?他說,目前他正協助里見醫師收集接種新冠疫苗後引發各種病變的英文文獻,每周一次到北海道大學附屬圖書館查找資料。他說,這是他困乏的人生中,唯一與社會的互動,講話對象只有里見醫師。在談話中,他提及想就此了結生命,曾經五度尋死未果。我聽到這陰影滿布的說法,覺得很不妙,便說你的任務尚未完了,不具備輕生的資格,今後我需要你幫我查找資料(雖然我家裡已堆書如山)。例如,上次傳給我的「即席僧侶」「日本和尚如何維持生計」的相關報導,對我用途很大……,左派電影導演岩崎昶(1903-1981)因赤色思想被關押的研究論文,一直存檔在等著我認真解析。接下來,我將會遇到艱澀難懂的日文表現,正需要他(日本人)的解讀,這下子,足夠他忙碌的,哪來閒功夫尋思自殺的事?

 


我們結束談話40分鐘後,我立刻給他發了一段難懂的日文,請他細緻的解讀。五分鐘後,我撥了電話給他,響了兩聲,他接起了電話。他說,現在正來到北海道大學附屬圖書館,但不巧遇上北大學生考試期間,不對外開放,他只好在校園走走。這時候,我聽見背景音中有烏鴉的叫聲,要求他幫我抓拍一張烏鴉正面照,但他說烏鴉躲進樹蔭裡,眼力再好也看不到,而且,根據調查統計得知,由於禽流感札幌地區的烏鴉減少了大半,那種烏鴉盤旋或低空飛掠而過的景象變少了。這就是他主張無法拍到烏鴉真身的原由。原來如此。我說,那好,看不到枯藤老樹昏鴉也無妨,我從未到過北海道大學校園,你發幾張照片給我,算是你代我完成異國的旅行。話畢,他傳來五張拍片,北大校園裡有詩意的流水,有生機盎然的綠樹叢,走在如茵的草地上,就能構成一種清新的復活。我想,連族群已消失大半的北國烏鴉們,這時也會果敢叼起各種自殺的念頭,把它們全部扔進醫療專用的焚化爐。(2023817日)



標籤:

2023年8月15日 星期二

 韓國短篇小說 

 

我相信,閱讀藝術性與思想性兼具的文學小說,心靈可以舒放,精神得以放鬆,至少不像讀嚴肅的文章那樣,渾身肌肉變得僵硬起來。出於寫作需要,我平常閱讀日本小說較多,但必須說,我雖有若干韓國小說中文譯本,按照用書順序,它們都被我壓在書堆的中下層。這兩天,我像啃食光臘樹樹液的獨角仙一樣,努力閱讀「英」艾里克.霍布斯邦《法國大革命:馬賽曲的回響》,但目前只啃到全書半途,看到餘下的一半,我已無力往前推進,只好留待明日再啃讀了。

 


不過,我又想了想,臨睡前,不妨讀點韓國的短篇小說,一定能提升睡眠品質。好吧,就算其效果輸給斯蒂諾斯,我從其時代特色鮮明小說情節動人和抒情文字的描繪,也能獲得某種奇妙的啟發,如與我相似的人生經驗相連結,或者促使我去思考: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受害者的愛與怕。按照我以往的經驗,我不急於把它讀完,相反,讀得越是深慢細長,我似乎就越能觸摸到什麼東西,如探知蟄伏在這種時代深處的脈動。這樣一來,我能否算是閱讀小說的贏家?能否送給自己一枚感性與知性兼具的徽章?(2023815日)

標籤:

2023年8月13日 星期日

 果戈理與烏克蘭史 

 

20193月,「美」浦洛基《歐洲之門:烏克蘭2000年史》簡體中文版問世,我並未特別在意。首先,我堆書太多,又非緊急用書,於是擱置下來。202222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向烏克蘭發動了侵略戰爭,我突然有急迫了解烏克蘭史的渴望。20223月,《歐洲之門:烏克蘭2000年史》第7次印刷,我自然要把握這個機會。在這種欲知烏克蘭史的激發下,我立刻委託明目訂購舊版的《東歐史》上下冊,趕緊為自己補上東歐史的課程。 

在我印象中,以《死靈魂》著稱的俄國作家尼克拉.果戈理,其出身就是烏克蘭。多年以前,我在《中華讀書報》看到一則報導:俄羅斯不願意為果戈理文學館支付俢建經費。當時,我讀完只覺得好笑。簡言之,經過這番複雜的政治歷史因素算計,原屬於俄國的果戈理就這樣被悍然退回了「烏克蘭文學史」位置上。於此,我猛然湧生了一個想法。

 


假如,我是果戈理而且還在健在的話,我一定找普丁大帝單挑:你這隻變裝的北極熊,需要俺的文學光環時,就大聲嚷嚷說,我屬於俄羅斯的偉大文學,一旦沒有利用價值,就說烏克蘭與無我關,還說《狄康卡近郊夜話》是什麼鬼東西啊,我們只相信克里姆林宮的軍事霸權……。不需說明,讀者們都知道這是我的戲謔之語,在現實世界中不會發生。但儘管如此,作為一個正常的人,心中有委屈不平憤懣的時候,仍然需要有的放矢,不出聲不反抗,等於同意對手把你徹底碾碎。(2023814日)

標籤:

2023年8月12日 星期六

 文學史與思想路標 

 

出於我個人偏好,我喜歡閱讀大部頭(多卷本)的文學史,無論中國文學史或西方文學史(其實,就算你想全數購得,流通的中譯本也不多),盡可能騰出時間閱讀。我覺得,對撰史者來說,藉由這種深度的閱讀,是一種奇特的鍛煉,時間一久,自然能掌握其中的精妙。至少可習得文學史的體例,有時候,還能發現以散文筆法寫作文學史的訣竅。

 


我知道,與大部書文學史相比,文學簡史不能與之較勁,但是其精巧濃縮密度,仍然不可小覷。最近,我沒有大塊時間用來閱讀嚴肅硬書,這時候,《德意志文學簡史》「德」海因茨.史腊斐 著 胡蔚 譯(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7月)這部文學簡史剛好派上用場。而且,我認為只要閱讀這部簡史,它會為我立起路標,樂意為我提供思想的地圖。(2023812日)

標籤:

2023年8月11日 星期五

 懷疑與造謠 

 

現代人(政客.流氓.訟棍.騙子)托知識爆炸之賜,遇到意見不合的人,動輒就搬出學術名詞當武器恫嚇,就算威脅不成也能自顯高人一等,表示他們日日夜夜都在讀書,他們都在與時俱進。 

在我看來,生活在民主社會有諸多好處。例如,懷疑論者公然造謠卻不負法律責任,政論節目將其奉為大咖亂噴口水,有效激發政治狂徒們的追捧。誠然,每個人都在懷疑的權利,你可以懷疑老鼠在黑夜出沒,是為了竊聽詐騙集團的話術,純粹給防詐騙中心提供情報。

 


這個立意雖好,但你要別人信服,就得拿出證據來。好比擅長咆哮的地主對外聲稱,他持有的畸零地是用來種菜的,但有人懷疑他在鬼扯,於是,質疑者就得到場調查拍照,為何那塊畸零地並未出現美麗的油菜花,而是停放十幾輛汽車的停車場?相反,有憑有證的懷疑,可以促使人警醒反思,換句話說,所有利他公眾的懷疑論者,不但不擔心被譏諷,反而會得到更多的尊重。所以,在我看來,無關乎國籍和地域,我尤為敬重敢於放言的勇者,因為聽著讀著,我似乎也能兼聽則明了。(2023811日)

標籤:

2023年8月7日 星期一

 懷念稿紙 

 

整理書堆雜物時,我發現了一疊400字日本稿紙,打開一看,只寫了幾行,下面全是空格,看來我當時遇到了瓶頸,才出現空白狀態。直到2000年,我還純手工寫稿,與打字輸入格格不入,應該說是有意抗拒。後來,翻譯寫稿的時限,不得不學習打字,經此不可抗拒的現實,我才虛心學習起打字之道。

 


經過了多年的操練,現在,我已經可以快速打字了。問題是,遇到思想空白的時候,我打字速度再快,也沒能派上用場,因為思想的成型先於敲打鍵盤的手指,我這個年齡已不適合充當遊蕩的鍵盤俠了。或許,是矛盾心理作祟,當我看到傳統稿紙攤在眼前,明知自己不可能手寫稿,但看見它們重新出土仍然感到喜悅不已,甚至帶有時代印記的懷念與光芒。我心想,手寫稿與打字稿能夠和解嗎?(202388日)

標籤:

2023年8月6日 星期日

 原文與譯本的貢獻 

 

20219月,雅克.勒高夫的《中世紀的知識分子》(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不到一個月,我在山外圖書社購得。剛開始,我有點猶豫,因為家裡已有中譯本(19981029日與廖為民兄同遊香港舊書店在藝文書屋購得),而且我家裡堆書嚴重,不宜增添無用的複本。我心裡這麼想,但仍有些迷戀,說服自己應該買下它,而且定價不貴(350元),同個中譯本讀兩遍,也是值得。 

後來,我仔細比較兩書的差異。我在香港買到的《中世紀的知識分子》(商務印書館,1996),是根據斯圖加德文版1987年第二版譯出,華東師範版則是由法文譯出,譯筆文字語序略有不同。對不諳法德原文的我來說,我沒有能力評斷這兩個譯本的差異。不過,從吸收史學知識的角度來看,我認為讀完這兩個譯本並領略各自的譯筆風格來得重要。進一步說,只要我認真閱讀中譯本,哪怕出現誤讀的理解,那種創造性的誤讀也是無傷大雅的吧。

 


再說我購得譯本的經驗。多年前,我在荻窪的舊書店買到了一部奇書:《東ドイツ文學小史》(之前我曾在臉書帖文提及),日譯本訂價6900圓,我以4000圓購入。一直以來,我對德國文學(尤其戰後文學的管控體制)很感興趣,從未看過這類批判東德體制下的文學處境的中譯本,遇見我可讀懂的日文版,就是絕佳的機會,書價再貴都得果斷買下。對我而言,通讀日譯本東德文學史,亦可用作比較日本軍國主義時期圖書審查控管的對照,多個參考標的總有好處。所以,在我看來,耐心閱讀原文和譯本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讀者。在影音流量為王的當今,我們正需要紙質本的讀者,不為鄙視消磨時間的人,只為快樂智性的閱讀。(202387日)

標籤:

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友情小考

 

7月下旬,我與Y教授餐敘,席間我們談了很多,有擅長辣手催花的狼師,有權勢性侵慣犯的名教授,總之不勝枚舉。幸好,Y對於性與色克制得宜,全部精力投注在著述編書上,否則他早就登上迷兔的名單了。他感性表示,再過幾年,即到退休年齡,希望安全下樁,用部分退休金繳納房貸,過著與人無爭的生活。接著,他娓娓道來從兼任講師到專任教授之間20年的苦難史,並自嘲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很不簡單,但他更厲害比她多蹲了兩年苦窯。

Y教授大我3歲,他卻習慣叫我「老大」,經常說我對他提拔甚多(望友成龍),在編著寫作給予很多幫忙,因此特別感懷在心。他厭倦教授同事間「相互害怕,相互謀害」的風氣,接著才是錦上添花,甚少有雪中送炭的。他進而說道:老大,你要看一個人的本性,在助理教授和副教授階段是看不來的(他們有升等壓力,必須看人頭面),要看他升上正教授之後,他的真面目才顯現出來。善者提攜後輩有感人故事,惡者坐上這個位置,打壓後輩排擠同行,什麼藉勢藉端的惡事都做得出來,之前某某美術館館長、○○院長、大學校長犯下性侵(性騷擾)案就不足為奇了。

 


事實上,Y教授這番話很有感染力,不時噴發著憤怒的味道。我雖然不是當事人,但仍然陷入另一種沉思:友情為何物。我認為凡是有競爭關係的場域,必然帶來嫉妒、攻擊、流言的砲火,除非你遇到有實力有雅量的好人,否則這個緊張關係不會戛然而止,而會持續到你年屆退休。在校園是如此,在文壇在友情方面也毫無二致。只有寬容大度向你走來,不存在利害關係,不存在競爭關係,這時才有真正意義的情誼。(202384日)

標籤:

2023年8月3日 星期四

 父與子----杉山茂丸三代人 

 

我認為作家自取筆名多半有其原因,有的單純有的複雜,外人很難猜測,也不便置喙。用我們那個年代的流行說法,時髦髮型隨你便,你要中分或理個飛機頭,都是你的自由。當然,以筆名寫作有諸多好處,有些時候,的確可以排除直撲而來的壓力,自留轉圜的空間,但如果是預謀惡意變換筆名寫文章攻擊別人,就不可饒恕了。試想一個作者用了幾十上百個筆名發表文章,只有兩種可能:他不是見不得人,就是心裡有鬼。

 


儘管如此,推理小說家夢野久作(1889-1936)這個筆名很有意思,他似乎有意把現實與幻想連結起來,為讀者打造一個奇異變幻的世界。他的本名叫杉山直樹(幼名),經歷非常豐富,當過陸軍少尉、禪僧、新聞記者、郵局局長等,隨著他的作品暢銷知名度越來越高,以致於筆名夢野久作比他的本名來得響亮。不過,坦白說,我在讀過其父親杉山茂丸(1864-1937)的評傳之前,甚少閱讀夢野久作的推理小說,應該是我較為關注政治歷史的議題。

 


說來杉山茂丸與台灣頗有淵源。他於1896年,為首任台灣總督伊藤博文擬定鋪設鐵道計畫,是年五月創立台灣鐵道株式會社。1898年,他向第二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提議建設糖廠。此外,他倡議的《亞細亞連邦之夢》,自由穿梭政、經、財界的超強本領,某種程度影響東亞國家的走向。

 


其後,夢野久作對於父親杉山茂丸的經歷有所提及〈父杉山茂丸を語る〉(參見青空文庫88),有興趣的讀友可以上網瀏覽。順便一提,夢野久作的長子杉山龍丸(1919-1987同樣文才甚佳,他寫了長文《杉山茂丸の生涯》(載於《思想的科學》197012月號)記述其祖父的足跡。六年後,他出版《わが父.杉山久作》(三一書房,1976一書來追憶父親。由此看來,杉山三代人很有成就,在少子化的現今社會,他們父與子的關係似乎更令人羨慕了。(202383日)

標籤:

2023年8月2日 星期三

 移民小說向我們揭示了什麼 

 

在我的閱讀書目裡,我很看重移民小說回憶錄及其相關的隨筆,所以,看到這方面的書訊,我必然購下留待日後細讀。我最早讀到的移民小說是石川達三的《蒼茫》(獲得首屆芥川獎),小說描寫日本農民移民巴西的(苦難)故事。從那之後,我對日本人與巴西的議題總是格外關注。多年前,紀伊國屋書店的書架上,還陳列巴西日本裔作家描寫先人移民巴西的日文小說,我翻讀了幾頁,該小說以寫實生動的筆法描寫栽植甘蔗和在田間農作的辛苦,不禁使我想起相似的經驗,小時候跟隨我母親進出甘蔗林裡的情景。真是奇妙的經驗。

 


再舉一部移民小說。20203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了溫弗里德.塞巴爾德的《移民》,馬上吸引我的關注。必須指出,我尚入進入本文之後,書背那段短短幾行文字:「所謂移民,即失去禮拜天的靈魂,在大地上尋求更好的人的定義,最後只能以死還鄉。」輕易地就能把我冷漠之心轉化成閱讀的熱情。當然,每個人讀書所圖不同,但對我來說,閱讀這種寓意深刻的移民小說受益很大,跟著那充滿詩意與哲學韻味的文字,總是能夠讓我們找到既近且遠的人生故事。(202382日)



標籤:

2023年8月1日 星期二

 八月的暴雨  /  邱振瑞 

 

清晨時分

下了一陣大雨

轟隆隆

像幽靈逃難時的交談

沒有政治庇護

就不需正確的語法

 


深夜時分

大雨又不請自來

有喧囂 有細語

像歷劫歸來的老人

沒有在場證明的

就不需晦澀的遮掩


(2023年8月1日)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