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殖民地時期日本作家的想像與幻想

 


對作家而言,寫作旅行遊記很重要,尤其當自己文思枯竭和沒有題材可寫的危機時,到遠方旅行體驗異國趣味這個行動,理所當然成了獲取寫作(靈感)動能最有效的方法。不過,與殖民地時期日本作家(出國旅行)相比,現今,作家除了自籌旅費與前者無異之外,後者在交通運輸方面還是較具優勢的,首先,他們不必承受舟車勞頓的折磨,可省下不少時間與精力(前者有時還可能在旅行途中患病進退不得)。儘管如此,前者的手中仍有王牌可用,因為他們有著不可替代的資源:時代特質及其歷史共時性。接下來,就是作家之間各憑本事公平競爭了。

 


在此,如果我們從編年史的視角切入,隨意列舉幾個作家的作品:佐藤春夫(1892-1964)台灣小說集中的《女誡扇奇譚》、金子光晴(1895-1975)的《マレー蘭印紀行》(對馬萊半島、新加坡、爪哇、蘇門答臘的見聞)、中島敦(1909-1942)的《光.風.夢》等作品就可窺見,他們筆下對於南太平洋島上奇風異俗的描寫,有其重要的貢獻,因為這立體式的描繪,不管他們在文中充滿對南方的想像抑或對南方島國的幻想。進一步說,這些帶著人類文化學般的風景書寫有其魅力,它往往給現今讀者提供了方法,並像玩尋寶遊戲一樣,當我們有機會返回殖民地時期及其舊時代的地景時,就要提醒自己,這一次,打算拾遺多少個歷史的碎片。2025714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