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走進近松門左衛門的人間道:冥途飛腳 2-1

 


一次,朋友Z不無感慨地說,一個人對文學鑑賞能力無法提升,很大部分是因於不懂外語所致。撇開這個短時間無法克服的問題以外,那就是中譯本的缺位了。換句話說,即便你有滿腔的熱情,試圖以此方式深入作者及其文本的思想深處,但是少了最基本的譯本(載體),你還真的束手無策,不能憑空臆測,不能向壁虛造。說到這裡,Z終於理解我家書房為何進化為藏書閣庫的緣由了。

 


前兩天,我吃完早餐以後,或許書神特別附身交代,我突然想讀讀近松門左衛門(本名:杉森信盛16531725這個江戶時代前期劇作家的《冥途の飛腳》。這部作品我之前匆匆讀過,但犯了搶讀為快的弊病,讀後印象自然甚為淺薄。這次,我莊重地慢讀細讀,並以中譯本對照閱讀,效果出奇的好。這某種程度上,亦是在回應Z的感嘆:閱讀原文的好處在於,一旦進入文本的語境中,讀者較能感受該時代的生活與文化氣息,實質鑑賞近松門左衛門劇作的風格特色。此外,有實際譯書經驗的人,他們還能有嶄新的發現,如從中發現到中文譯本所傳遞的美感(修辭美學)。更具體說來,那些譯成神妙的中文句式有了自身的光采,它有效填補了因不同語言轉換(翻譯)時必然造成的意義偏移。這種不可避免的(不可翻譯性)的任務,就是由卓越的譯者來實現的。

 


以我的文學品味(鑑賞)為例,上卷中「催款者看上去年紀雖然不大,身上佩帶的刀卻給人一種威風凜凜的感覺。不過刀的銀色裝飾品看上去有些像鉛製(譯者注:日語中「鉛」的發音與後句中的「方言」的發音一樣,是雙關語),說話時口音裡帶著濃重的方言,語氣卻是咄咄逼人的。貨棧行養子痴情忠兵衛為了給妓院槌屋的妓女梅川贖身,侵吞了同行的50兩貨款一事,被朋友揭穿時,懊悔莫及的哭訴與軟弱性格:「……於是,只想兩人殉情一死了之。我們倆將刀子按在對方的脖子上,只差用力按下去就可以一了百了的時候,大概是命不該死,被人發現未能如願。那天夜裡我們只得揮淚而別。」(待續)(202573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