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日本作家的故事002

 

有一種看法很具正能量,大師作家對於後輩作家的美言與鼓勵極為重要,因為這順乎自然地肯定對方,都將給年輕作家(對方)帶來振奮的力量。吉行淳之介在《懐かしい人たち》一書「井上靖氏の初心」文中,就提及他與作家井上靖之間的互動,並從中獲得的喜悅與啟示。

 


眾所周知,井上靖(1907-1911)的短篇小說〈獵槍〉發表於1949年《文學界》雜誌,引起很大的共鳴。其後,他所發表的中篇小說〈鬥牛〉獲得了芥川獎。吉行淳之介(1924-1994)說,他是1955年春天初識井上靖先生的。那時,正值庄野潤三(1921-2009)獲頒芥川獎,他與幾個好朋友為其祝賀,在中野的「普茶料理」舉辦了聚會。此次慶賀的會場為寬敞的榻榻米房間,文友們盡情談話,只見井上靖朝他走來,盤腿坐在他的身旁,親切地向他招呼:ヨシユキさん。對吉行淳之介而言,井上靖是先輩大作家,照理說,應該用與其輩份相符的「君」稱呼,但對他這個後輩卻以「さん」稱呼,這使他有點受寵若驚。接著,井上靖說道,「每次看到你,就讓我想起年輕時的自己呀。」在吉行(日本人)的理解中,聽到這種說法(語感),有時自己會顯得不自在。不過,當時井上靖的說法,絲毫沒有挖苦調侃的意味,吉行的心情特別歡快,進而認為,井上靖先生喜歡與年輕作家談話。在那以後,井上靖某日邀請吉行參加一個文藝聚會,對他剛剛發表的短篇小說〈夏日假期〉,又當面讚賞了一番:「你那篇小說寫得真好!我也想寫出那樣的作品。」

 


正如上述,在吉行淳之介認為,井上靖這種讚美之詞,並非暗中挖苦,不是社交辭令,更不是敷衍應付。之後十年,吉行淳之介有機會與井上靖同席評審每年兩次(上下年度)芥川文學獎,有了更進一步的互動。那時的情況是,評審結束以後,大老級評審就直接打道回府了,但井上靖很特別,主動邀請像他這樣的後輩評審,一起到銀座喝兌水白蘭地,而且井上靖酒品很好,喝了再多,仍不逾矩(不發酒瘋)。對他們後輩作家來說,聽與大作家座談(談笑風生)真是一大享受(在中文語境之中,如沐春風一樣)。

 


回到我作為讀者的觀點上。

 


我讀到吉行淳之介這篇懷念舊人的隨筆可以感受到他當時的真實感受。

然而,文人相輕一直是不可調和的事實。我想,不只日本文壇如此,在台灣文壇似乎也不鮮見。例如,有些先輩作家邀請後輩作家餐敘,表面上看似大家同歡共樂,其實是,他老人家別具用心,要趁此良機對後輩們說教或測試其擁戴表忠心。就此而言,吉行淳之介是幸運之人,沒有遭受過同行的排擠和冷言對待。在這方面,我也是有長輩緣的幸運之人,在前進文學與翻譯的大路上,有幸得到先輩作家們的提攜,否則陰暗的憂鬱症必然三天兩頭來擾亂,我的日常生活作息就會開始紊亂起來。所以,我必須心存善念,始終守住「美言助人」的初衷,並常言善哉!善哉!(202579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