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 星期六

 真革命家的重負 

我看到上田七加子(1928-2020)《無悔之路:與不破哲三共同生活》(中信出版集團,2018)中譯本封面時,被其夫妻含笑對準鏡頭的立姿,及其「在那個混沌的時代,一位非凡女性的熾烈人生,一段相伴相隨的革命愛情…」的文案大為感動。其一,一對夫妻可以相知相伴為共同的信念走過70年,絕對是令人敬重的模範。其二、我對不破哲三(本名上田建二郎 1930-)這位日本共產黨的馬克思理論大師還不算陌生。我1986年留學東京期間,對於馬克思理論尚有迷戀(更遑論袪除馬克思的魅影),又從電視上和《赤旗新聞》上,得知不破哲三這號大人物,儘管當時我的日本語聽說寫能力很差,仍然盡可能關注他的著述活動。

 


說到「革命」一詞,對於經歷過戒嚴時代的臺灣知識人,是極具吸引力的,這個詞語負載著許多理想,例如對威權時代國家暴力的對抗,推動言論自由實現民主化國家的願景。隨著時間的推移,「革命情感」一詞,也發生了變化。民主化獲得實現了,威權的壓迫解除了,它也從嚴肅意義的天台走入世俗的群體。朋友做生意要調借資金,就會搬出「基於我們的革命情感」大詞,三流政客組成政黨時,向情感壓倒理智的群眾募款吸金(騙錢),就會丟出「我們共同的革命情感」的錦旗,讓群眾過過革命家至高無上的大癮。

 


長期觀察台灣政治發展的人都知道,在統一派如日中天的時期,主張中國統一的就是一門好生意(在作家圈也群起響應),經由政黨輪替高揚臺灣主體意識的時期,高舉台獨大旗的就是一門好生意(這時原先有些統派作家紛紛換穿台派色彩的大禮服),只不過,紅色中國那邊丟來威脅利誘時,那票投機者又悄然脫下台派服裝了。在我看來,統派與獨派因於個人與國家認同,分裂出不同的政治信念,其實都應該予以尊重的,就看誰能說服或予以同化對方了。這個大糾結需要放長時間才能解開。我想,不管作為統派作家或獨派作家,問題不在於「革命情感」一詞所賦予的自命清高,在於你是否為真誠的人,是否為真正意義上的革命(反抗)者?自身的所作為是否配得上「革命」這個雙刃劍(暴力與重建)的境界?

 


順便一提,購得中文版之後,我幾次前往東京旅遊訪書,一直想買來日文版《道ひとすじ 不破哲三と共に生きる》(中央公論新社,2014),但都沒有成功,(或許我與它書緣未到),所以,我只好到網路上借用該書的封面。(2023122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