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代過客看町家
當我看見丸山俊明《京都の町家と火消衆》一書封面時,尤其「町家」二字,我拉回到四年前投宿京都町家的往事,不由得感到時間流逝之快!
2018年11月下旬,我們由日本通的醫生朋友領隊前往京都旅行,遊歷寺院名勝自不必說,那次可謂深度的京都之旅。首先,下榻樸素典雅的町家,於我是難得的體驗,一種身歷其境的切實之感,足以使一個日本文化的傳譯者,注入更多的自信。以翻譯描述日本家屋細節的小說為例,譯者若不曾(或沒有)置身其中,知其房屋構造的話,就很難對其室內屋外的光影流動,做出相稱而傳神的翻譯。進一步說,即使你日語讀寫能力很強,但少了這切實的生活底蘊,對其翻譯就難免捉襟見肘了。我讀過谷崎潤一郎的《禮讚陰翳》,也試圖理解他推崇的陰暗幽微的美學觀點,但我知道,自己缺少了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空間體驗,自然無法躍然紙上地譯現出來。極端地說,我若是將「金閣寺」譯成了「鐵皮屋」,那麼三島由紀夫和出版社,一定不會原諒我的。所以,有了下榻町家的文化空間體驗,我遇見作家(山崎豐子、松本清張)筆下出現日本家屋的場景時,在對應上才不致於那麼手忙腳亂了。
其次,經得領隊的同意,容我兩次脫隊,到京都市內的古舊書店(包括Book Off)巡逛一番,幾經探訪迷路,最終還是購得許多值得一讀的舊書。我把其中一部分舊書,排置在町家的樓梯間,給它們拍幾照片留念,證明我確實住過町家,並提醒自己,翻譯時深諳文脈境地,一定比望文生義來得安全。話說回來,四年期間,可以改變許多事物(人事全非),尤其新冠疫情肆虐,各行各業的苦難者有增無減,據聞,京都市內有幾家古舊書店,由於不敵疫情和諸種原因而關閉歇業,這讓日本國內或海外書友們為之扼腕。從這意義層面而言,我驀然覺得圖文影像真是奇妙的東西,它就如同一名弄蛇人,在他絕妙的催喚下,睡得再沉的記憶都會聞聲醒來,隨之共舞伴以述說的。也許,對町家也是。在此,我想代替町家說出心聲:「町家依舊在,旅人幾時訪?」雖然我們只是百代中的過客。(2022年9月6日)
標籤: 隨筆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