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0日 星期三

 《人的境遇》與《做人的條件》

  

作家為自己的作品取名是至關重要的,幾乎成了行內行外的普遍共識。有個襲用已負盛名的書名,直接搭乘名人特快車,有的則含蓄一些,像偽裝稻子的稗子一樣,以相似之姿向眼花的老農套取氮肥,僅只是稍為改動書名。從鼓勵創作的角度來看,上述情況不應受到苛責,而是要追問後進作家,沿用同名小說的同時,是否意味著自己有超越前作的實力與自信?

 


1933年,法國作家安德烈.馬爾羅於發表了長篇政治小說《人的境遇》(中譯《人的狀況》、《人類的命運》;日譯《人間の条件》、英譯:The Human Condition、德譯Vita activa oder vom tätigen Leben)獲得龔古爾文學獎,這部作品以1927年上海和武漢工人運動為題材,在近20萬字中,頗能反映馬爾羅同情中國工人的階級覺醒,基層戰士與「共產國際」的尖銳對立,又有違反中共政治意識形態的「偏頗、失實以至某些扭曲之處」(引自譯者序)。

 


在這部作品發表22年後的1955年,出生於關東州大連的畢業自東京外語大的五味川純平,發表了同名小說三部作《人間の条件》(做人的條件),小說甫出版,大獲好評,他成為暢銷作家,套書銷量逾1300萬部,把瀕臨倒閉的三一書房重新扶正了起來。五味川沿用馬爾羅的書名,內容卻截然不同,不是舊瓶裝新酒,而是以個人經驗為模型。在大學期間,他因思想嚴重左傾,違反了《治安維持法》被捕,畢業後,進入滿州鞍山的昭和製鋼所工作。1943年,他受到徵召輾轉滿州東部邊境各地。19458月,蘇聯紅軍大舉入侵滿州,他所屬的部隊遭到毀滅性的攻擊,只有他與幾名同袍倖存下來並淪為俘虜。

 


進一步地說,五味川純平的寫作策略極為成功,他將自己的磨難歷程,與對平凡人在大時代動盪中的境遇,具體而微地寫進了長篇小說裡,用較長的繪卷展現自己的政治立場。這樣的題材接受度很高,有左派評論家指稱,五味川純平的《做人的條件》的射程,已超越個人的苦難史,它還是一部傑出的反戰小說。在此,有一個詭異的現象,中國春風出版社組譯出版了五味川純平200萬字的《戰爭與人》,卻不出版《做人的條件 》中譯本,令人百思不解。在台灣,曾出版合譯本《人間的條件》(遠景,1993),據說一度列為禁書(這需要臺灣禁書史專家辨正)。或許,我們不應糾結於同名小說或同名隨筆集是否侵權的問題,而是更多關注作家如何扭轉機遇和創造新的題材。(2022330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