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5日 星期六

 翻譯開啟新世界

 一個樸素的困惑和嚐試,往往包含著開啟新路的契機,那些生死不悔走下去的人,似乎就沒有路在何方的不安,而是路在腳下的驚喜。

 


1893年(明治26)初,德富蘇峰主導的民友社企劃刊行「十二文豪」叢書,這批選定的文豪們,多半是西方著名人物:歌德、托爾斯泰、雨果、卡萊爾、愛默生,亦有日本代表性的思想家:賴山陽、新井白石、荻生徂徠等。德富蘇峰作為叢書主編,這樣分工撰文:他自己介紹「賴山陽」,山路愛山撰寫「新井白石、荻生徂徠」,北村透谷負責「愛默生」,平田久介紹「卡萊爾」,德富蘆花被分配撰寫「托爾斯泰」。當時,這個企劃案極具震撼性。

 

有趣的是,德富蘆花從未讀過托爾斯泰的作品又不諳俄語,幸虧他通曉英語,而借用美國雜誌披露的內容,閱讀吸收後編寫成「俄國文學泰斗托爾斯泰」文章。中野好夫考證指出,剛開始,德富蘆花是透過英國批評家的評論間接認識托爾斯泰這號人物,他的書架上有《戰爭與和平》英譯本前半部。也就是說,儘管他不曾讀過俄語原著,而是透過英譯本開始評述托爾斯泰的作品,同樣發揮著先驅者的角色。

 


在那之後,他在橫濱的洋書店購得英譯本《安娜.卡列尼娜》,接著,又讀完《哥薩克》、《塞凡堡》、《伊凡.伊里奇之死》,翌年正月,他與愛子結婚之前,終於購得《懺悔錄》,18955月,日本遭遇「三國干涉還遼」以後,他企盼的《戰爭與和平》全卷也入手了。以托爾斯泰研究的角度來看,當年德富蘆花透過英譯本評述托爾斯泰,顯然缺乏學術上的嚴謹(使用二手資料)和原文考證,但他卻是日本最初的托爾斯泰研究的奠基者。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譯介托爾斯泰的作品,他接受時代的新風,捨棄美麗虛華的辭彙(文青病毒),採用「言文一致(白話文)」寫法,而這個勇敢的嚐試,為他贏來了更多的讀者。從事文學研究的人,不能讀懂原文固然遺憾,但藉助各種譯本的幫助,同樣能為自己開創嶄新的局面。所以,我們有幸遇見精妙的譯本,還是要向譯者說聲感謝。(202225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