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

 稿費與世間溫情

 

對作家而言,收到稿費絕對是頭等大事,不論稿費多寡,它都具有精神與物質的鼓舞作用,至於他們拿稿費做何用途,那就因人而異了。在我看來,田辺花圃(本名龍子,1868-1943)這位女作家賺取稿費及其運用,令人感動與敬佩。


 

田辺花圃出生於富裕有學問的家庭,祖父是著名漢學家,父親漢詩文章寫得好,性情豪放經常邀宴朋友請客,出入花柳界花錢闊綽,幾年下來,田辺家的財底幾近虧空了。明治201887)年,田辺家的運勢不佳,首先是花圃的二兄(擔任三井物產倫敦分店經理)病死,這年春天她也生病休了學。那時候,喜愛文學的書僮,帶給她一冊坪內逍遙的小說《當代書生氣質》,以排遣病床生活的苦悶。她讀完之後,認為自己也能寫小說,於是,她的處女作《藪の鶯》(草叢中之鶯)就此誕生。

 


翌年6月,坪內逍遙為其校閱,福地櫻痴作序,中島歌子作跋,由金港堂出版。這部小說呈現了當年最熱門的話題----鹿鳴館新年舞蹈會的場面。後來,她回憶道出了寫作此小說的動機:某日,她聽見母親和書僮悄悄商量,正為籌辦二兄的周年忌日法會費用傷腦筋,當下她決定以寫書所得幫忙。當時,《藪の鶯》稿費3320錢(當時大作家幸田露伴的《露団団》,金港堂支付其稿費100圓),這筆稿費在月薪20圓的年代算是一筆大錢,可以過著滋潤的生活

 


現今看來,田辺花圃用其全部稿費來圓滿亡兄的法會費用,不僅是世間上的美談,甚至還鼓舞了所有為生計愁困的作家。明治251892)年,田辺花圃與明治時期哲學家評論家三宅雪嶺(本名雄二郎1860-1945)結為連理,結婚後,她仍然以歌人和隨筆作家之姿持續到明治晚期。(2024111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