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日記中的密林
前些日子,朋友說,他的記憶力越來越差,有時與朋友有約,時間一到卻未現身,惹來對方小小抱怨。對此,我深有同感。三十年前,當我的記性極佳頗有自信的時候,曾經得意忘形到要比附阿難尊者和多聞天的神通力。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肉體與精神兩相衰弱,我引以自豪的記憶力開始沙漠化了。
為了挽救漸失的記憶力,我翻出棄置多年的日記本,隨興寫點日常生活的小事,例如,到傳統市場買菜、與某人講電話(內容概要),購書冊數等等,反正,以後回憶就有基礎,有基礎和根據,想寫點東西自然容易入手。我雖然這麼說,但自我習慣打字輸入之後,別說字跡難看,我變得(沒有耐性)不愛寫字,連我已習得快速打字的功夫,可以省力寫日記竟也無心敲打。這是為什麼?難道不寫作的男人會提前進入憂鬱的更年期嗎?
兩個月前左右,我在書庫裡胡亂讀書或東翻西挪,純屬為了放空腦袋讓思緒飛揚起來。說來巧合,我在松本清張編《二.二六事件=研究資料1》一書中,發現了一名參與此政變的軍官的手記,有簡圖和人物對照表,無異於犯案計畫和自白供述。必須說,此前我對非作家的日記漠然視之,現在卻覺得用途很大,因為我有此政變軍官的手記,就能想像和推進二二六事件的恐怖場景了。按此聯想,中江兆民的兒子-----中江丑吉的書簡集及其日記,亦是我對中江丑吉這個人物的追索,進一步說,論述中江兆民的思想業績,如果行有餘力,他兒子與中國北京的關係仍然值得探勘。這麼一來,「日記」這個載體就更重要了,它不只是私人記錄,它還是通往密林深處的小徑。然而,為了避免讀者誤解,我必須明確標示,那是通往日記中的小徑,與通往「億萬之小徑」毫不相關,而且,千萬別相信「金錢豹的導航系統」喔。(2023年1月13日)
標籤: 隨筆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