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0日 星期四

 與時俱進的見識 

  

最近,朋友A來電,要我介紹日本文化思想之外,何妨介紹一些有意義的科普書籍,讓其他朋友吸收點新的科學研究進展。我知道這位朋友,是出於一片好意,而不是挖坑陷害我,因為我不懂得科普書籍,雖然我對日新月異的科學發展抱有一定程度的好奇。說個坦白從寬的事例。多年前,我在明目書社購得一冊 《20世紀物理史》,最後因我讀不過來(喜新厭舊),把它送給任職醫療器材公司的朋友了。 我的理由是,他比我更好更有能力吸收這些卓越的成果。 

 


A很講義氣,很是厚道,他秉持送鴨加青蔥的友情,特地給我寄來了《人類的未來,AI的未來》一書,這是201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教授、與將棋棋士 永世七冠 羽生善治的對談集。他們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出發,致力於探討和理解人類的未來,以及AI如何改變人類的未來。這個對談的題目很有意思,足讓我腦洞大開,我自然讀得不亦樂乎。上個星期,我不辜負他的厚意,讀完了這部對談集。對於山中伸彌書中提到的幹細胞研究,不甚了解之處頗多,只好求助於醫生朋友C,請他詳細解說,我才有了初步的認識。我稍微把話題扯遠一些。近幾年來,大家都在抱怨台灣的出版市場蕭條, 人們親近手機疏遠書籍,我不禁猜想,如果出版這類益智補腦的書籍,真的無法贏得一些商機嗎?( 2022311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