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史的焰火
基於競爭心理和人性弱點,每凡有文學史(不論卷數)出版,必定引來正反兩方的讚賞和批評。肯定者自不必說,批評者(競爭者)總要批評幾句才肯甘心。比如說,「這部文學史存在著那樣和這樣的缺點,我來執筆的話,一定比他寫的更好……」。總之,作者伏案寫作看書,卻不知批評者正對他連續射出了嫉妒的火箭筒,包括落敗者慣用的暗黑霰彈。問題是,作者完全不知道這些事情, 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
我的想法很簡單,在自己沒能寫出真正的文學史之前,看到各種文學史和文化史,一定買來研讀參考,作為借鑒和寫作的推動力。退一萬步說,就算文學史的出版, 的確存在某些缺點,作者還有改進的空間和機會,他可以深慢細長再版修訂,但沒有出版就是零蛋,就不存在再版修訂的基礎。
寫書出版也與農夫種田相似。一個農夫總不能拚命栽種農作物,臨到收成的時候,卻放棄不管任由它們枯萎凋零,迎接無情的寒冷冬天。事實上,有了出版和收成的具體經驗,我們才能深化寫作技藝和農作栽種的技術。
再舉一例。前些年,我逛舊書店有個小發現,有些店家的舊書幾乎沒有流動,就那樣擺著立著躺著,散發著死水微瀾的味道。在這方面,我缺乏耐性,去了三次,再也不進那家舊書店了。後來,朋友告知,是我眼花走錯店家了,舊書店老闆一天到晚收書,就是以囤書為樂,不想嘉惠更多讀者,既不違法也不牴觸愛書守則。
想來也是。我自以為賣書和寫作一樣,應該有入有出(意義與快樂平衡),不必刻意自我圍城,應該謙虛以對的時候,就彎腰低頭順便柔軟筋骨。與其到處噴發無名的嫉妒之火,我覺得受持佛教中的火供儀式來得好。在自己未能寫出文學史之前,再次為文學史作者送上溫暖的焰火,對方得到溫暖,自己被照亮,從任何角度來看,都算是地緣文學政治的雙贏。(2021年 12月7日)
標籤: 隨筆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