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6日 星期五

井伏鱒二筆下的馬來亞戰地風景

熱衷閱讀井伏鱒二作品的人知道,他於二戰時期被徵召至南太平洋的戰場上,親身體驗過戰爭的殘酷,即便他和同時代的文人作家們,出於明哲保身的無奈,或者作為廣義的戰爭同謀者的內疚踏上異國的土地。他在紀實文學《徵用中のこと》中,提及其擔任《昭南(新嘉坡)時報》英文版編輯期間,上級下令開設日本語學校,指派他和同在新作家中島健藏推廣日本語文教育的經過。這部作品(大約15萬字),值得關注戰爭與文學的讀者深入閱讀。
除了上述紀實文學以外,井伏鱒二寫過一部題名為〈犧牲〉(1951)的短篇小說,談及正是他在馬來亞戰地上的經歷。其中,有一段記述頗富反戰的意義。井伏鱒二說:「我作為被徵用的文職人員,遠征到了馬來亞前線。同時被徵用來的夥伴有新聞記者 、雜誌記者、攝影師、電影攝影師、僧侶、翻譯、文人作家。在南洋有企業的人、在南方有分公司的職員、回教研究者、製版工、哲學家、畫家等等,共一百二十人。其中,在從軍期期間死去的犧牲者有五人:一個自殺,一個被憲兵打死,兩個陣亡,一個受傷致死。至於在從軍期間得病、退伍後死的那就更多了。
接下來,就是井伏鱒二描繪南國的風光景致了。
「太平鎮涼爽宜人,一出門就可以看到高高的泥漢山,宿舍旁邊有類似棕櫚竹的灌木叢,枝葉茂密。清晨,文鳥啦、鸚鵡啦,成群地飛來高聲鳴叫,吵得連准尉給我們訓話的聲音都聽不清。在這多鳥的鎮上,一到傍晚,八哥就群集在民宅的屋簷下,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後來,我與當地一個名叫亨利的青年混熟了,有些時候,為了向他請教附近一樹木的名稱,我就邀他一同散步。我將樹名記在本子上,而現在我只記得兩種樹名,一種是葉子與朴樹相同的喬木,開白花的櫻桃樹和能結紅果子的紅毛丹。聽亨利說,沿著有水溝的蓄水池的土堤走,可以看到很多蝎子。」

就寫實描景的角度來看,井伏鱒二(1898-1993)和松本清張(1909-1992)無疑都擅長這樣的技法:用簡練的筆觸勾勒本地與異國風土的情懷,有時甚至超越自然主義的領域,直奔讀者閱讀的天空而來。(2020626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