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文字生涯

我可以確定並非時節轉變的緣故,而是人生經歷到某個階段,必然會湧生各式各樣的感觸。近年來,若干新聞界和出版界的朋友,暫時停下手中之筆,報考碩博士課程,為自己開啟新的道路。我覺得這樣甚好,換個文化場域重新學習,抑或在理論建構深化,絕對比原地跑跳來得有意義得多。因此,每次聽到朋友,要往這個方向前進,我當然雙手贊成,不時送出暖意和鼓勵。不過,彼此有幸成為好友,可以坦誠相談,自然就有關懷性的建言。譬如,報考研究所的話題結束後,我總是不由自主地發揮營業經理的精神,激勵對方轉換人生跑道,說既然投身文字生涯,何不成為一名專業作家,已累積數十年的撰稿實力,只要安坐下來,文思必定成群結隊地湧來。話音剛落,朋友立刻反駁我,要當專業作家,可沒那麼容易,不是你想當就可如願成就的。這必須克服許多困難,短時間沒有收入,就會把你的美夢撕成碎片,容不得你有半點美麗幻想。乍聽來,這種說法,頗富嚴肅性的現實意味,有時會讓熱情的鼓吹者,不知如何回答,而硬是堅持己見的話,最後可能遭到誤解,說我壞心眼藉機諷刺,要不就是強人所難。
面對這樣的質疑,我總要提出具體證據來,證明自己不是空口無憑,而且比任人深諳專業作家的艱辛歷程。我說,有一次,與好友作家E餐敘,我問他,何以維持高質量而穩定的文字產出?他說,他手中有七、八個專欄,每日投入寫作,正是這些稿費所得支撐著他的生活。我細想,每個小時寫稿五百字的話,要寫出四千字的文稿,就得花費八個小時,而且要完成這個壯舉,必須有個前提,亦即全程必須處於最佳狀態當中,不得有雜務介入,不應聽信美麗海倫的歌聲而分心迷惑。我知道,這對博覽群書的E君,自然不成問題,甚至遊刃有餘,但試想一下,他每日要寫出萬言文稿,為此投注的時間,絕對超過十二個小時。這不僅需要體力,更需堅韌的毅力。但反過來說,如果不盡心付出,他何以成就著作等身卻只能過著普通的物質生活。依我的理解,這其中盈滿著宗教般的情懷,或者更準確地說,他的文字生涯,一開始,就是生命意義的修行。若沒有這種精神和毅力,就必須把自己推向欠債的深淵裡,像法國作家巴爾扎克一樣。巴爾扎克為了償還各式各樣的債務,不得不猛喝黑咖啡提醒,一杯接著一杯,如為自己虛弱的身軀,灌入滋潤的保健食品,以支撐他持續伏案寫作,保證他用大量文字的產出來排除債主上門抓人的危機。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了一種有趣的魚類----鮪魚。按照水產專家指稱,鮪魚一天只睡五至七分鐘左右,其餘時間牠都在遊動覓食,簡言之,牠要活命下去,就必須不斷游動以獲取氧氣……。當然,專業作家的睡眠時間,不可能像鮪魚那樣短促,若是如此會短命以終。儘管如此,我依然覺得,鮪魚的勤快性格值得效法,可以少睡一些,要成就文章事業,就必須多動思想擴大寫作領域,除此之外,目前似乎還未發現更好的方法。我進而推想,置身在這種狀態中的人,也許可以借鑑哲學家的智慧之言,為自己掃除生命中不必要的偽問題。卡爾.雅斯貝爾斯談及其生存哲學所說:「我們面對一個從中無路可退、以外無物可知的受限環境,但正是在那個點上,生存的啟明得以發生!」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