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關鍵詞》:米騷動(上)
我們若按照字面的意思來理解的話,得到的答案可能走向誤解,與真正的內涵相差甚遠;儘管日本國與我們同為漢語文化圈的成員,但是有個不爭的事實,他們所使用的漢語詞彙,隨著時代社會的變遷,以及融入在地生活,已經很大程度被改頭換面,被賦予新的功能作用,甚至承載著以和為貴的任務。換言之,這些同形的詞彙,其精神的內核並非我們自以為的「漢語」面貌,有時反而作為字同義殊的語言學範列。
以「米騷動」為例,這當然不是指米糧自動騷動起來,而是描述民眾為爭買白米未果,進而發生「奪糧暴動」的社會事件。回顧歷史,一進入1918(大正7)年,日本的白米和生活必需品的物價,暴漲得更加嚴重。尤其米價騰升得最多,1916年,原本每一石平均13日圓低價的粗米,到了1918年2月,即已超過25日圓,一到7月,竟然達至30日圓,而且只漲不跌。很多人大概不解,為何米價暴漲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以左派的社會學家認為,掀起這場民生動亂風暴的,主要有兩個原因:這是由於資本主義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地主制度下農業落後導致的結果。也就是說,這兩個社會矛盾沒有獲得有效的調合。這其中還包括人口激增的問題。城市居民和從事工礦業的人口以迅猛的速度增長起來。此外,有些農戶在大戰期間的好景氣中獲利,他們不再以白米為主食,而開始食用麥子、栗子,但白米的消費量同樣激增起來。不僅如此,農村人口外流,勞動力愈來愈匱乏,釀酒用米也迅速攀升,以小農居多的日本農村,自然無法產出更多的食糧,而要依靠進口大米,同樣受到很多限制。更嚴重的是,地主和投機的米商聯手,刻意哄抬米價,導致米價以恐怖的速度狂飆起來。
面對這樣的民生困境,在同年初第四十屆議會上,諸如廢除稻穀進口稅、增加糧食的呼聲,比之前相對高漲許多。寺內正毅內閣曾支持這個法案,但參與協商的原敬,最後卻站到相反的立場。議會後,日本政府公布了《進口大米管理令》。這是個折衷主義的辦法,亦即政府指定廠商負責進口外國米和運進殖民地,其間所產生的損失由政府補償。當時,政府所指定的廠商有三井物產、鈴木商店等等。事實上,這個政策並不徹底,雖然其用意在於抑制糧食投機的問題,試圖以大量購進外國米壓低國內米價,但是最終卻沒能發揮多大作用。匱缺米糧的民眾已來到存亡的緊要關頭,政府推動的糧食政策又形同無用空轉,他們痛恨那些哄抬米價、藉機牟利的富豪、爆發戶和米商。
1918年7月下旬,富山縣各地的農民率先發難。他們不滿米價暴漲,因此興起反對外運稻米的運動。8月3日,西水橋鎮的主婦們闖進米糧行,強烈要求廉價售米,這個行動以「騷動」(動亂、衝突)的形式出現。當地報紙以「越中婦女暴動」為題加以報導,這個消息旋即傳到全國各地。這時恰巧日本出兵西伯利亞,一到8月,米價就直線上升。8月10日,名古屋、京都兩地發生搶米動亂,接著大阪、神戶發展為大規模暴動。13日,東京也發生相似的衝突,情況波及到各地方城市。位於京都市內長期飽受歧視的部落柳原市民們起來要求降低米價。國民黨大阪俱樂部為此召開了米價調節會,但參加民眾卻走上街頭遊行。神戶那邊的情況更為緊繃,三菱造船廠暴動乍起,與寺內正毅內閣政商關係良好的鈴木商店,立刻遭到嚴重的燒毀。8月17日以後,這騷動的風潮轉向地方村鎮。尤其在山口縣和北九州的煤礦工人,幾近採取了暴動對抗的形式。直到9月中旬,歷時50天的奪糧暴動才劃下休止符。
原先寺內正毅內閣認為在全國各地掀起的搶糧行為,起因為生活困難和無米可炊,因而態度較為慎重。不料,12日夜晚,神戶市發生暴動以後,他不得不從驚慌中改弦易轍,做出果斷的方針。在13日的閣議上,他決定奏請天皇下賜三百萬日圓,政府也撥出一千萬日圓,強制收購國內稻米,還希望出動軍隊來穩定社會局面。14日,他甚至打算在部分地區實施戒嚴,後來因水野內相(內政部長)反對沒有實行(《田健治郎日記》,大正7年8月14日、16日》,然而,據松尾尊兌《民本主義的潮流》一書指出,政府出動總兵力達到9萬2千多人次。
標籤: 日本文學評論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