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向紙張致敬的年代(4
GHQ透過CIE(民間情報教育局)來管控出版社和雜誌社的紙張用量,的確得到了成效,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內部亦隨著世界政治局勢而做出改變,說這是為了修正和解決矛盾,亦有幾分道理。其中,有一個顯著的變化,羅斯福總統推出新政時期,GHQ內部立場左派或進步派人士,原本就較為占據強勢,因此推動這項政策來得容易些。不料,到了1947年左右,因美蘇陣營冷戰結構的影響,美國占領軍的對日政策,逐漸由左傾偏向右派了。美國這種為自身國家利益的國際戰略格局,立即而具體地顯現在書籍紙張的配額上,可謂一葉知秋的政治季節。

當時,《朝日新聞》的小松美幸、新聞協會顧問的橫田實、美作太郎、出版協會會長石井滿等等,他們身為這部部會的代表,每個星期都必須到GHQ相關部門報到,在那裡聽取GHQ該執行單位主管的指示。例如,他們可以任意向綜合雜誌開刀,也就是減少其申請紙張的配額。減少配額的理由很簡單,你若不服氣的話,進而提出抗議,美方的部門主管說,「你看,人家向報紙投書檢舉說,美作(太郎)就是紅色共產黨員!正因為如此,你們絕對不可以讓這種人待在這個部會裡!」聽完該主管的反駁,當事人或許只能目瞪口呆了。

然而,在那樣嚴峻的時代裡,調度和想較多分得書籍用紙都存在實際的困難。只是,在傑出編輯方面,反而出現出版社的高薪挖角風。據池島信平自述,《文藝春秋》的經營不見明朗之前,青山虎之助社長特地委請小說家舟橋聖一(1904-1976)代為傳話,「是否願意到『新生』做事?」。彼時,池島擔任《文春周刊》總編輯,月薪二百圓至二百五十圓左右。他如果到「新生印刷廠」上班,青山虎之助願意給他月薪一千圓。像這種美式的挖角方式,在那個時代,的確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池島畢竟是鍾情於編輯工作的,希望在文字世界裡繼續拚搏,婉言拒絕了這個高薪的誘惑。那天,他一回到家裡,旋即對妻子炫耀說,「嘿,我可是有點本事的,有人出手一千日圓向我挖角呢。」


嚴格地說,同業之間彼此挖角成風,其實並不奇怪。那個時代的書籍紙張嚴重匱乏,書籍印量自然較少,但卻對文字有著無比的渴求。也許,基於這個神聖的理由,那些身在其中的較具理想主義色彩的編輯,看到高薪的邀請,內心難免有所動搖。不過,他們最終仍然以對書籍文字的渴慕克服了實利的誘惑。據池島回憶說,大約1948年左右,一個表弟在新潟擔任小學老師,那天他連同三個自備白米的朋友前來,說要暫住一宿。理由簡單明瞭,他們準備到岩波書店排隊,購買《西田幾多郎全集》。對所有愛書者而言,不管是以前或現今,上述這種為書而瘋狂的熱情,的確令人肅然起敬。按照每個時代的閱讀風潮,彼時正是美國的《讀者文摘》,在日本讀者圈蔚為流行的時候。而且,在雜誌出版編輯看來,《讀者文摘》的版型以及編輯技巧,都給他們帶了嶄新的震撼,為他們注入了勃然的生機。就這個角度來看,日本的編輯也展現出高度的柔軟性,因為他們成功克服了這樣的困局,也就是將昔日的「鬼畜英米」的編輯思想,轉化為自己所用做最大的發揮。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