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絲與桑葉的歷史鏡像
昨晚八點許,任教於日本群馬縣高崎商科大學的萩原豪教授出現在茶行裡,我有點驚訝和期待。那時候,他坐在店內最具吸引力的檜木長桌前正與茶商S聊得融洽,一時沒察覺到我已走進店裡。我看他沒做出反應,便主動輕輕拍他的手臂走至其右側打了招呼。這時候他才會意了過來。據他所說,此次是為參加台北的「環境教育研究會」而來,該會結束之後來到茶行小憩,翌日就要搭機返回日本。
由於他每次來台北總是來去匆匆,像極了一條不知疲勞的黑鮪魚,有時他出席學會(以永久會員身分)發表論文,有時得完成校方交辦的業務。例如,帶領其本校學生導覽臺灣歷史博館,或到古街(迪化街)見識,進一步認識臺灣史與歷史建築遺址之美。正因為這必要之忙碌,他個人支配的時間有限。更確切地說,他必須完成這些工作,才有個人的自由時間。所以,對需要交換深刻意見的我們而言,這真是難得的場面。
然而,這一次,我們總算如願以償了。就在我們對談五分鐘左右,茶商S取出一小包端級高山茶(1斤15000元)說,要與我們分享與品味。萩原教授在場,他自然與我們一同品茶。喝過兩沖茗茶以後,我探問最近他在忙些什麼?他停頓了一下。稍後說,其實,他眼下正在推廣茶葉呢。咦?你轉行開始賣起茶葉啦?他說道,拿他目前行銷的茶葉到你們專業茶行,是很不得體的,還可能背上班門弄斧之嫌。
沒關係,我們不介意,你在推廣什麼茶?
桑葉茶。
那種供給蠶吃的桑葉?
是的。
桑葉可製成茶品?它具有什麼功能?
糖尿病患者飲用桑葉茶可有效控制血糖值,不僅如此,它還有減重的功效。
聽到減重二字,我噗哧笑了起來,對他打趣地說,哈,你身材肥胖卻來推廣桑葉茶(有減肥效果),一點也沒有說服力呀。他朗聲而笑,知道我這話不含惡意攻擊,玩笑成份多於體檢數據。接著,我回到正題上。我不清楚日本的藥事管制情況,但台灣的《藥事法》碰不得,它有長鈎鐵臂而且態度悍然,角度精準一抓即得,當他們看到(或佯裝消費者到商家抽查)茶葉商品,若它未標示具體成份,甚至出現「○○療效」時,衛生主管機關旋即就給你發來公文,封內附贈一張6萬元「罰單」。這就是說,我們可以飲用桑葉茶,相信你說它具有的效果,但在台灣絕不能以文字呈現出來,除非你的鈔票多得塞不進保險櫃,很想藉此刻意衝撞《藥事法》來補充政府的財庫。
經由我們高效的對談,萩原教授立刻起身回到投宿的旅館,該旅館在茶行附近,他很快就折返回來了。在檜木長桌前坐定以後,他從公事包裡取出若干外包裝印製精美的「桑葉茶」茶包分別贈給S茶商和我們。就這樣,富岡桑葉茶的飲用與測試進入了我們的日程。
說到富岡為何取用「桑葉」製成茶品,他耐性十足為我解釋道:目前,群馬督縣內因人口老化外移和未有效管理導致桑樹叢生,河岸原野或家戶圍牆都可看見茂盛的桑樹,它們成了多餘而遮蔽視野的存在。看到這番遍生擴展的情狀,該縣政府便想方設法要使其轉化與再創價值。而製成桑葉茶就是在這種環境壓力下產生的結果。在此,需要補充指出的是,我要求他出示三張照片(植有桑樹風景的村落)作為憑據,一看之下,我為群馬縣境內桑樹高大挺拔的身形讚聲不已,它們遠遠比我少年時期在故鄉鹿草各村莊裡看到的桑樹「壯大」得多。這又顛覆了我對桑樹的既定印象。或許,因於農村產業結構不同,群馬縣賦予縣內野生桑樹(桑葉)新價值,我們鄰鄉的義竹鄉農會產銷班則推廣栽種桑樹,製成桑葚乾、桑葚無糖原汁、桑葚濃縮果粒汁,還有「養生桑葉茶」等製品,充分展現物盡其用的匠人精神。
說完桑葉在台灣與群馬的身份價值轉換之後,我主動將話題導向了富岡生絲工廠的興衰史。萩原教授閱讀面向甚廣,立刻為我做補充說明:「1872年(明治5年)在群馬縣富岡設立的官營機械製絲工廠,是明治政府殖產興業政策之一,政府引進法國機械與技術,對於模範技術的傳習做出貢獻。後來,轉讓予三井財閥經營。」
就我的閱讀經驗來說,談到早期日本資本主義發展史,自然就牽涉到資方大量使用廉價勞動力,以及與之伴隨壓榨勞工等尖銳問題。以細井和喜藏於1925年(大正14年)由改造社出版的紀實報導《女工哀史》為例,這是他基於自身機械工經歷,以及妻子在紡織工廠的勞動經驗寫成,可謂
他與妻子共同合作的成果。進一步說,這部作品就是對那個時代的勞動環境條件的映現:它翔實記錄紡織工廠女性勞工的生活樣貌,並揭露她們置身地獄般的勞動實態,使世人得以認識這般嚴苛的工作環境。其後,山本茂實《啊,野麥嶺》(有改拍成電影),便是以《女工哀史》書中的製絲工廠女工為主題撰寫的紀實文學。然而,山本的寫作有所創新,他不打悲情牌、不依賴「悲慘性」的描寫,以賺取讀者的熱淚,而是著重深入剖析社會背景,致力於為讀者提供「生絲與桑葉的歷史鏡像」。
就此意義而言,所有經典著作都受惠於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只是,僅此這樣做還不夠,他們還必須督促自己,使自己成為每日精進的人。
標籤: 隨筆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