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星期日的文學地圖

 

三日前,承蒙詩人莫渝的邀請,我參加「銀鈴會張彥勳百歲冥誕紀念展」開幕茶會(主辦:文訊雜誌社、協辦:前衛出版社),聆聽文壇前輩分享他們與張彥勳的文學成就與互動頗受感動,而且以封德屏社長為蒐集作家佚失的作品(雜誌),漫長等待終於所獲的精神尤為敬佩。在我看來,這種甘於在滄海中得一粟的喜悅(像中了頭獎彩金)與毅力,足以使所有自視藏書豐富的作家同行脫帽致敬。

 


在我印象中,《張彥勳集》收錄於彭瑞金主編「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選」戰後第一代(前衛出版社,1992),不過坦白講,那時我並未深入張彥勳的文學世界,所以現在仍然是個門外漢。這次與會對我是個難得的契機。因為我對於銀鈴會的創辦背景很感興趣,並希望以歷史研究的視角重回那個時點,閱讀那個時代台灣知識青年的心靈軌跡。經過多次交談,我知道詩人莫渝對銀鈴會的興衰史知之甚深,他的述說即是給我的最佳指南。

 

此外,我向來對於日語世代的台灣作家與日本文學的關係格外熱衷,我想知道哪個日本作家對他們影響最大?那天,我帶著這個疑問向莫渝請教,他慎重其事沒有當即回覆,但隔日就捎來了短訊:「吉田絃二郎對張彥勳的影響----張彥勳的文學,受日本作家如川端康成、谷崎潤一郎、吉田絃二郎等人唯美、感傷的氣質影響頗大。他對文學的追求,有一種專注與執著,即使歷經時代與個人的多次變故與困頓,仍然未曾消減他的文學熱情。」原來如此。在此,我要特別感謝他,他慷慨為我開放「台灣文學寶庫」。

 


接下來,我必須提及詩人何郡的詩歌歷程。數年前,他在秀威出版了兩部堅實有力的詩集,這給我們這些疏於創作新詩的朋友帶來了震撼。據說,他最近正在整理精選版「政治抒情詩」,準備出版問世,這是很令人期盼的大事。為了方便現代的年輕讀者理解他寫作的年代背景,我建議他在每首詩作後面加上「題記」,用簡潔文字作為詩人與讀者之間的橋樑。當然,這也是編書(行銷)的技術之一。

 

最後,儘管與文學事業無關,我仍想談談本店員工S(周六)到青森旅遊的側記。對S我不託其買書(現在我家裡已滿書狀態),但希望她到了青森,拍幾張有蘋果樹的風景。今天清晨(我還在睡覺),她來訊寫道:昨天到青森已是下午五點,整個是烏漆嘛黑,什麼都看不到。今天拍了再傳給您。」我說,慢慢來,得空時再拍照回傳。她做事有效率。下午一點左右,她傳來了三張照片,它們都是植在弘前公園的蘋果樹,三種不同品種(顏色)的蘋果。從照片來看,這幾棵蘋果樹可謂歷經風霜,雖然有累累的掛果,但是色澤不佳,葉子有病黃微卷狀態。我想了想,那些蘋果樹都屬於弘前市的員工,在旅遊旺季(因不夠冷,楓葉不紅)時期,專門負責給遊客們拍照留念,此外,它們還要展現北方特有果樹的姿態。這樣說來,我們不是賞楓旅遊團(不能造訪太宰治的故鄉)卻能隔空欣賞弘前的美景,其實就應該合什感恩了。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