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夏雨中的日記

 

今日天氣不佳。一下子下起了大雨,一下子又豔陽遍照,把柏油路上的殘水吸乾,彷彿是用陰晴不定與極限反差來敘述這場颱風過境的怪異。從我的角度來看,如果這時候有人在候診室裡對它發出怒火,想必是徒勞無益的,還可能賠上了最後一絲優雅。這樣一來,或許有人發問:下雨天能給人帶來什麼好心情呢?

 


姑且不提雨男(容易遇到下雨的人),我認為有愛書特質的人,往往會聯想到書籍流動與收藏。以T來說,他下個月就要移居到高雄鳳山,近2000冊書已運抵新家的書房了,不久後,它們就會擺上實木書架,與他一起開啟新的編輯生活。對專業編輯和作家而言,大批藏書是必要的配備,每日置身書海之中,可保有思想與智識的活力。他們就是以此做為後盾和推進工作的源泉。所以,我有理由推想,T移居鳳山之後,有滿牆的好書為伍,即使偶爾下雨天來擾亂,應該不至於影響到他讀書的好心情。

 

這個月初,某日中午,清河雅孝(教授)賢伉儷來敝店小坐,那個時間,我剛好忙於其他事情,未能趕來與他們暢談,心裡有小小遺憾。上次,我詢問其夫人:清河先生1969年留學讀京都大學期間如何添購學術書籍的?夫人說,每次獎學金發放下來,他立即趕往書店或生協(類似學生福利社),把之前賖欠的書款還清。眾所周知,日本的學術書籍印量少售價高昂,若非正職教授的薪水和研究經費,對一般學生絕對是一筆沉重的負擔。而當年清河先生就有這般愛書人的氣魄與豪情,令我深深敬佩與感動。今日下午,他們冒著濃重的雨幕來小店,我正好把握這個機會當面向他求證。清河先生果真是不折不扣的愛書人!試想,有人為了買書而省吃儉用(他常吃拉麵),我認為僅此這種精神就能產生強大的思想震波了。

 

說到買書與讀書的樂趣,作家辜振豐的小七取書記很值得傳揚一番。據他表示,他經常在博客來網購圖書,新書一到,他隨即到朴子住家附近的便利商店取回。許多年以來,他都是用此方式獲取圖書資源強化寫作材料的。所謂一回生二回熟,該店的女服務員,一見他來取書,沒等他說出取件號碼,旋即通知他到二號鐵櫃取貨。有一次,女店員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探問:「您買這麼多書,每一本都全部看過嗎?」的確,如果不是愛書成痴的人,多半很難理解這種購書行為,甚至在心中揣想「這些人大概有囤積癖吧,以積書為樂的囤貨狂,簡稱為『為書瘋狂』的人」。我認為,女店員從實用主義(物盡其用)的角度看事情,並沒有錯,這只是反映出一般人的刻版印象罷了。

 

對作家而言,他們購書有其用途和意義,有時僅看了書中部分章節,立刻就湧來新的寫作靈感,有時該書編輯體例極好,是作為寫書架構範例的,進一步說,其實有些書不需全部讀完,只要攝取其中精華,就是另類的功行圓滿了。換句話說,不在這個領域裡長期深耕的人,很難體會出這其中的巧妙之用。所以,當女店員有此疑問的時候,或許我們應以平常心看待,而且要報以最溫柔的微笑。在我看來,辜振豐向來機智與幽默(從其文章風格可看得出來),對於女店員的疑惑自然有著更睿智的回答。不過,他與我有同樣的特質,不論是煙雨濛濛的日子,或者大雨滂沱的午後,我們都能神情自若深度進入讀書的大觀園。(2025725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