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

 談談接受 

對我而言,卡爾.施米特的政治思想史論述極具魅力(當然,這要都歸功於中文譯者精確流暢的譯筆,否則不諳德文的讀者就無法窺其堂奧了),生活再忙碌,抽點時間閱讀,模糊的思想就會清晰起來,如晨起沖飲大杯大禹嶺高山茶一樣。

在某方面,喝茶和讀書相似,坊間流行空腹時喝茶傷胃的說法,我試了好多次,得出這樣的結果:造成飲者胃部不適,主要是劣質茶葉所致,不在於特定時段,閱讀經典著作就如品味大禹嶺高山茶。

 


卡爾.施米特在《哈姆雷特還是赫庫芭》序言中,有一段很有意思:「只要長期思考過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及圍繞它的眾多闡釋,就知道這是深不可測的題目,就會發現,有許多蹤跡都能將我們引入這個深淵,卻鮮有能將我們引出來的。」該文第三個頁下譯注,同樣引人思考,「《德意志悲悼劇的起源》是德國思想瓦特.班雅明的教授資格論文,但因不符合傳統學術規範,並法蘭克福大學接受。班雅明在撰寫這部書時深受施米特《政治神學》的影響,還曾親自致信施米特表示感謝和敬仰。」 

這是一個尖銳的好問題,我們應當如何看待「接受」的價值取向?我個人認為,比其教授頭銜資格,我更希望發揮實質的影響力,試想一個傑出的政治思想史家,其洞見文章傳進知識人的精神家園,豈不是已戰勝時空的限制,班雅明沒有後代子孫,但接受他的思想的廣大讀者,任何時刻都會想念這個思想家。(20221026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