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2日 星期六

 被遺忘的作家----牟少玉 

約莫前年秋天,我的外交官朋友來訪,他在茶敘中提及,正在整理父親的遺物,近百上千的書籍不知何處理,問我有何建議。我說,根據我苦澀的經驗,與其將藏書(自己或家人的)賤價售予舊書店,不如送給熱愛閱讀的朋友,對原書主或受贈者而言,都是溫潤而美好的結果。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立場,每個人的情況(價值取向)不同,有各自的條件限制。例如,因公私繁忙時間緊迫,一時找不到熱情的朋友接手,最後只能隨機處理了。

 


在那以後,某日他到六條通附近的餐館用餐,結束後順道來敝店小坐,這次,他特別帶來了其父自費出版的隨筆集《我如是說》贈我。當下,我顧不得與他談話,立刻閱讀了起來。我快讀了三篇小品文,為其父簡練而深刻的文章所感動,並從中體悟到一個道理,作家人生的練達與謙卑,未必成為高知度(因政治正確)獲獎連連的作家,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的精神品格與高貴。

 


另外,我想起了一則相似的記述。德國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曾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在其《活出意義的生活》(1959年發行英文版,銷售1200萬冊,被票選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10部著作之一)中說,他最精彩的洞意來他身陷集中營的時期,那裡他釐清了別人所謂的那種放棄症(give-up-itis)。他更具寓意的指出,「佛洛伊德、阿德勒和榮格給予我們一種『深度心理學』,而他給予的是一種『高度的心理學』,幫助人們通過自我超驗性的方式,達到個人意義的新高度。因此,有人曾經希望他用一句話表述自己的生活意義。他的回答是,「你生活的意義就在於幫助他人找到他們自己的生活意義。」在此,我要借用弗蘭克的話,我的外交官朋友之父雖然是已被遺忘的作家,但我至今依然銘記在心,他的生活意義與我的生活意義在這瞬間匯合,那種感覺如神祕的電流將我們的內在精神貫通了起來。(20221023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