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2日 星期五

 我們應該關注出版界與書店的命運 

 

昨日談及作家與出版社(編輯)的關係,我猛然想起自己也有幾本這方面的書籍。今天下午,我開始往書堆裡翻找,可能我們彼此心電感應,不到五分鐘的光景,它就現身在我面前了。小田光雄《出版社と書店はいかにして消えていくか》《出版業界の危機と社会構造》《ブックオフと出版業界》(東京:2007-2008,論創社),這三本專書聚焦分析討論日本出版界與書店的相依關係、交易形態的改變,引發書店倒閉的危機,以及ブックオフ新興書店崛起後,對於實體書店的挑戰與衝擊等等。必須指出,該系列著作資料豐富、參考文獻多達84部,足以撰成博士論文。當初,我購得此書,打算寫得讀後感與讀友分享,而我這小小的讀寫計畫,竟然禁不住生活浪濤的內捲翻轉,一拖三拖,就這樣擱置了十餘年。現下,我不為自己辯解,我就是文思遲至的初老之人。

 


話說回來,我認為,這三本好書很值得介紹給台灣的出版界,雖然台灣與日本在出版產業結構、書店經營(消費型態)稍有不同,但它畢竟有其借鑑的意義。深刻了解一個產業的興盛與消亡,總比不知死因(倒閉)來得好。進言之,與出版社有協作關係的作家,讀畢此書也有好處。他們可從中獲知讀書市場的供需問題,徹底袪除自戀的魅影,強化彼此間的協作實務,進而開創出得以長銷的文化產品。說到這裡,我想要引用一位出版社社長的名言:「……我無法成為優秀的作家,但我能為讀者出版許多好書。」我想,任何關注出版業的人,大概都能聽得出這謙沖之詞,這體現著一名出版家獻身出版的崇高理想,儘管他尚未得到終身成就獎的青睞,但同樣毫不減損其出版家的精神,同樣不可改變我對於他的敬重。當我們有幸走出各種政治謠言沙塵暴之後,是應該騰出些時間,真切關注台灣出版界與書店的命運了。它們正面臨生死存亡的搏鬥。(2022812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