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武田泰淳《發光的苔蘚》
閱讀二戰時期的日本史,我突然想起武田泰淳《發光的苔蘚》這部小說來。武田寫此小說的靈感來改編自「ひかりごけ事件」:194312月,一艘載有7名船員的日本陸軍徵用船啟程前往小樽市修理船身,但在半途中,於知床岬近海遭遇風暴觸礁船長在嚴冬的知床岬沒有食物可吃,最終,他不得以吃掉了同行船員的遺體獲得生還。這是該小說的主要內容,亦是有濃烈中國情感的武田泰淳,對於二戰後東京審判極不信任的諷喻。1991年春天,我和家兄租屋在石牌義理街。我一面照料中風臥床的母親,一面協助家兄經營紅木家具出口的業務,生活總算稍為安頓下來。那時候,我向錄影帶店租來一片電影,正是由武田泰淳《光苔》(導演熊井啟改編的電影。我得知這部小說之後,立刻購來原版小說,花了些時間,才刻苦譯竣。由於,那時我還沒學會打字,只能在600字稿紙上奔馳,稿成之後也沒複印備存。以我當初的中日語文能力,翻譯品質不佳,便敦請一位日文翻譯界的前輩指教。後來,因於諸種原因,我的譯稿退了回來。在那以後,生活的波浪把我送到了他處,幾度搬家的緣故,這份手寫譯稿和原文版消失不見了。如今,手稿事件經過將近30年了。為了拾回這段記憶,傍晚時分,我忍不住又請託日本朋友,請他上網代為購書,近日用空運方式寄至臺北給我。我想了想,尤其現今正值「愛在瘟疫蔓延時」,這筆費用絕對值得!(2020217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