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政治茶.人情花(2
從政治原理來看,與政治茶最相關的物質,應該是指因人情義理所贈送的花束了。別小看這種花束的作用。乍看下,其外在形式簡練,實則卻承負和傳達情義的任務。尤其在葬禮上,似乎更能見證這種情義的效應。
其一。去年,我年屆高齡的姨丈仙逝,我大清早專程搭乘高鐵回到嘉義,為他送上一程。當我趕到後堀老家的時候,通往姨丈家庭院的巷道,已經被擁擠的弔客們堵住了,必須費力穿越人潮,才能進到庭院一隅,坐在告別式場的座位上。必須指出,我姨丈是地方聞人,排場自然來得大些,我剛才穿越巷道之際,對於兩旁立著輓聯和花圈印象深刻。不用說,告別式場上同樣擺滿各界人士致贈的罐頭塔、花圈和花束,氣氛可謂備極哀榮……。家祭結束後,就是公祭場合了。許多重要人士都來了。那時,正值地方縣市長選舉熱火朝天,有現任立委、軍方高官、現任縣長和候選人,他們前來上香致意。
我的姨丈是勤奮的農夫,也有生意的頭腦。他善用這兩個天賦,經過半世紀的打拚累積,而成了富農和士紳。因此,每逢全國性的或地方大小選舉,就有朝野政黨的候選人登門向他拜票,希望其豐沛人脈大力相助。或許,這是我姨丈累積的政治資本,一種不可輕忽的實力,直到他走完人生的旅程,還能享受身後的榮光。看到這種情境,與政治權力扞格不入的我,對於這種表現情義的花束,有了別樣的體悟,有機會的話,應該重讀源 了圓《義理與人情---對於日本人情感的考察》一書。說來慚愧,這部研究日本學的書籍,我已經擱置太久了。
其二。前些日子,我與書友凡本斯基L喝咖啡聊談寫書的艱難,話題卻從政治茶轉向了喪禮:在臺灣社會裡,不止臺灣烏龍茶在政治領域扮演關鍵的作用,在葬禮上,花束花圈花籃,同樣是神聖同盟的重要成員。L說,他父親駕鶴西歸的時候,家人正陷入哀傷中,還沒頭緖發出訃聞,翌日,旋即收到花店送來的花圈。他問明原因,才知道花圈是該縣某議員先生贈予。其實,在當下他並沒有多想,心裡只有深深的感謝。姑且不說L的尊翁是在地的名人,那名議員才有如此機敏的回應,從服務選民的角度來看,該名議員絕對是個稱職的政治人物。退一萬步說,儘管喪家未必是他的支持者,但是在悲傷時刻,收到議員充滿人情的花圈,必定有湧泉以報的決定。也許這呈贈的花圈,不能拉回選民的政治認同,但卻可以有效消除政黨屬性的距離。L補充說,據他所知,有些花店就是里長經營的,里長又是議員的重要樁腳,他們比任何人都更快掌握婚喪喜慶的消息,而適時做出正確的反應。臺灣人注重人情和義理,對於無力哀悼的人,當他們收到與同致哀的花圈,究竟是感懷在心的。在此,也許曹雪芹《紅樓夢》裡的一幅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亦是真」,恰巧可以派上用場。我們把真實的東西當作虛幻的東西,那虛假的東西卻比真實的東西更加真實。而當我們遇到哀傷纏繞的時刻,這樣接受和理解它,似乎並沒什麼不可。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