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9日 星期六

蝸牛的預言

我每次到傳統菜市場裡採買,看到各式各樣的蔬菜、水果、海鮮或肉類,就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觸:食物,這種東西真是奇妙!我擅自定義這種關係,它似乎有著記憶之神的能耐,在你開始認識世界的時候,就將這種對它特殊的記憶之水,悄悄地植入你的腦袋裡,你想忘都忘不了。也可以說,它是有感情溫度的物體。只要它一打開,你便無從抗拒,也不需反抗似的,因為它是用最溫暖的幻術,隨時把你召喚出來的,把你視為心靈之友,分享記憶的共同體。好比說,以前你到菜市場上,多少還看得到泥鰍、鱔魚、鱸鰻等生猛的身影。就我的經驗,現在除了濱江市場之外,一般小型菜市場,幾乎很難覓得這奇特的魚貨了。嚴格講,終究是消費決定市場,善良的魚販將本求利,不可能自設障礙,刻意讓批進來的魚貨套牢。也許,他們曾經有過把幼年時吃魚的美好分享出去,結果卻事與願違,反而吃了蝕本的苦頭,只好回到市場規則,販售現代市民所需的魚貨。這樣的分析,只反映我的立場,其實很難感銘於他們的苦處,他們在滯銷與好銷之間,為取得平衡付出的辛勞。

這是我對菜市場的觀察。若要我再舉出奇妙的例證,就是那個熱鬧的民生場域,同時也是我引題的來源,因為它偶爾所展示的事物,恰巧使我回想起童年的美食記憶。

某個雨天,我依然來到了濱江市場巡逛。在那樣的地方,下雨不是好現象,路面濕滑,走路不小心,可能跌個四腳朝天,如果那時你手上又提著魚貨,就更礙手礙腳了。不過,這點不利因素是可以克服的。就在我漫想之際,我看見雜亂的棄物垃圾堆裡,竟然有幾隻蝸牛在殘敗的菜葉中爬行,不定睛細看,還真看不出牠們就是蝸牛。蝸牛?我立刻忖想著,我多久沒見到蝸牛了?在那樣的時刻,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那幾隻漂迫求生的蝸牛們,讓我想起幼年的時候,母親烹煮的熱炒蝸牛肉。在我印象中,我見識過母親處理蝸牛的過程,這很麻煩又費工夫,沒有足夠的毅力,絕對做不來。但是我想,正因為要做足工夫,那種好味道才能顯現出來,尤其,在調理蝸牛的時候,更需稟承這種精神。如今,我母親已逝世多年,我真的沒機會品嚐其獨到的家常菜了,說來是有些遺憾的。為了彌補我心中這道缺口,事實上我買來海螺當替身試驗,在白煙升騰的熱鍋中,同樣以小紅辣椒、九重層拌炒提味;料理做成後品嚐,口感還不錯,與蝸牛肉很相似。不過,我總覺得綜合諸多要素看來,還是我母親的廚藝技高一籌。首先,我無法仿製這種味道,不可能烹調得出來。其次,現下我就駐守在這美食的記憶裡,想盡辦法讓這個記憶恢復原有的美味。如果真的無技可施,我就改變語詞的順序,將它視為蝸牛的預言,蝸牛對我預言什麼呢?我想,只有我知道怎麼回答。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