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壇百年回憶錄》(4)
另外,從幕府的實際行動中,可看出他們對於軍事武器的需求。1866(慶應3)年1月,幕府向美國購買了軍艦和大量武器,由使節小友五郎率團前往美國點交,福澤諭吉又身負重任隨行,他們在紐約、華盛頓等地短暫停留,於6月返回日本。這年的12月,福澤諭吉進而實現早年的夢想,他想創設自己的私塾,他買下了有馬藩位於新錢座的宅院,把那裡打造和擴建成新設的私塾。翌年4月,私塾竣工落成,他也移往私塾居住,取名為「慶應義塾」開講授課。他於前年出版《西洋旅遊指南》、《西洋衣食住簡介》以後,又著述出版《圖解窮理》。
或許只能說,這是歷史進程的巧合,就在福澤諭吉創立「慶應義塾」那年,德川幕府體制崩解,經由無血開城和大政奉還的重擊,維繫長達二百六十五年的江戶幕府政權宣告結束,明治天皇建立了新的政府,開始邁向維新之路。明治政府建立伊始即求才若渴,積極招募有西學背景和技能的卓越之士,福澤諭吉、柳河春三、神田孝平等人,都是明治政府選中的精英。然而,福澤諭吉的價值理性並未因此「招安」折損,他真正的使命在於著述和教育,而非在朝當官,所以沒有答應。其後,他的著作果然發揮著很大的啟蒙作用,如哲學家對於啟蒙的妙喻,啟蒙之星劃過了黑暗的天空。他撰寫的書籍備受日本國民矚目,猶如邁向新時代的燈塔,再版數十次和不斷增刷,他將這龐大的收益,全投注在「慶應義塾」的經營。1869(明治2)年,他出版了《英國議事院談》和《遊遍世界》。1871(明治4)年,他購下位於三田的舊島原藩的宅院,把慶應義塾改建成西洋式建築,逐步落實和推動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
回到《西洋徒步旅行記》的話題,我們必須把視點拉回到仮名垣魯文這位通俗作家身上。正如前述,1871(明治4)年,仮名垣魯文寫出《安愚樂鍋---牛肉火鍋店雜談》一書,出現在《西洋徒步旅行記》初篇當中。這本書的主題在於,以詼諧的筆觸描寫和肯定(明治時期)文明開化的重要性。他把人物設定在一家牛肉火鍋店裡,由此點化出新舊生活風俗的交替,日本人因宗教的因素不食牛肉(德川幕府時期禁止民眾食用牛豬等四足動物),到新時代的呼求,徹底地改變了大眾的飲食觀念。然而,在政治經濟體制以西方為師的明治政府,反轉舊時代的生活習慣,積極鼓勵食用牛肉,強調牛肉的營養和強健效果。在此牛肉至上論的影響下,東京市民們為了追趕時代潮流紛紛響應,相偕奔向火鍋店,大啖牛肉體驗現代化的新奇。仮名垣魯文就採取這樣的視點,勾勒日本人在西方風俗的沖擊下,所呈現的生活面貌。(待續-5)
標籤: 日本文學評論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