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

《日本文壇百年回憶錄》(3

從那以後,福澤諭吉英語和荷蘭語的卓越能力受到肯定,幕府漸次倚重其在外交問題的才幹,後來主要負責外交文書的翻譯。在此,我們看得出福澤諭吉的遠見雄略。對於側身幕後晚期的低階武士而言,要在那樣的政治體制出人頭地,似乎只有兩條出路:首先,鍛鍊高超的刀術揚名天下,其次即獻身於儒學研究,成為有學問的人,為幕府的思想體制做出貢獻。由此可看出,福澤諭吉在這關鍵時刻,比同時代人更早察覺到時代的氣息,他機敏感受到嶄新而巨變的時代即將來臨。其後,歷史也為他證明,他選擇翻譯和啟蒙文化的事業,顯然比當個皓首窮經的儒學家的成就高得多。1862年,他再次被拔擢為包括38名官員在內的訪歐使節團中擔任口譯人員,於1月,搭乘英國軍艦奧丁號從品川港出發,途經印度洋,4月,停靠法國馬賽港,進入巴黎,遊歷了英國、荷蘭、普魯士、俄羅斯、葡萄牙等國,翌年1月,這率團為與歐洲諸國維持友好通商條約的「文久使節團」返回了日本。

然而,在這樣激盪的年代裡,仍然存在著潛在危險,也就是,主張開國與攘夷兩派的嚴重對峙。擔任隨行口譯員的福澤諭吉,不管主觀上同意與否,同樣無法置身外。在激進的攘夷派看來,福澤諭吉積極地參與外國事務,等同於背叛和賣國行為,甚至藉機要除掉這個賣國賊。儘管情勢嚴峻,福澤諭吉沒有退卻下來。這次,他隨團訪問歐洲期間,在英國買下大量書籍帶回日本,深入閱讀和研究。1865年,《西洋概要》這本暢銷書,就是在此基礎上,加諸他訪歐的旅途見聞寫就的。是年,他翻譯出版了《雷銃操法》(來福槍操作手冊)這套奇書,為幕府軍隊操練西方武器的奠定了重要基礎。

為了爬梳更多的歷史真相,我們有必要深入了解《來福槍操作手冊》成書過程,因為透過這樣的回述,面目漸失的歷史很可能得到廓清,讓我們避免霧裡看花的窘境。從政治立場上來看,福澤諭吉是支持幕府體制的,並且勇於付諸行動。例如,當年幕府軍隊討伐長州藩之際,卻失敗而歸,據說,原因在於長州軍隊持有英國進口的來福槍,威力十分強大,幕府舊式的鐵砲完全派不上用場。或許是命運所定。就在他得知「來福槍」這新型武器的厲害,有次,他到芝口的「和泉屋善兵衛古本書店」逛逛,這時候不諳英文的老闆,卻向他出示了一本洋書,問及這本書的內容寫些什麼……。而這正是福澤諭吉想要的來福槍的書籍。老闆隨意向他開價,他沒多說什麼,就依照這價錢買下帶回研究。


問題是,福澤諭吉在此之前從未看過抑或實際觸摸過來福槍,要真正理解這種槍枝,僅憑這樣的書籍,恐怕如隔靴搔癢般的不真實。幸好,當時他的妻弟土岐謙之助,在江川太郎左衛門門下學習槍砲和兵學戰術,他借來了真正的槍枝,提供給姊夫福澤諭吉仔細研究。於是,福澤諭吉按著原書圖式一一拆解,然後又重新完成組裝。福澤諭吉這拆解和組裝槍枝的動作,在土岐少年看來,簡直驚訝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因為他在私塾裡的學習過程中,從未看過這樣的神奇本領。進一步地說,不僅幕府有此需求,其妻弟為新知識所震撼的感嘆,也是他著手翻譯《來福槍操作手冊》的動力之一。





標籤:

1 個意見:

2018年3月19日 清晨6:19 , Blogger 辜振豐 提到...

文中得知,福澤面對目睹新時代,頗有洞察力! 3Q !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