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日本文化關鍵詞》:米騷動(

在此,有個令人訝異的現象,仍然值得深描細究。當時,報紙媒體對於寺內正毅內閣壓制言論自由的做法,向來給予嚴厲批判,對於民眾「搶糧暴動」的報導,筆觸間則充滿善意,透露出對於弱勢階層某種程度的同情,但寺內內閣的失致,就避不開這個尖銳的批判了。814日,寺內內閣發出命令,要求報紙不得報導民眾搶糧騷動的消息,直白地說,就是要封鎖相關的新聞。這干預新聞自由的禁令,立刻遭到新聞界的抵制。825日,《大阪朝日新聞》舉行關西記者大會通過決議,要徹底追究寺內內閣的政治責任,並要求他辭職下台。

從社會運動史的視點來看,「搶糧暴動」是自日俄戰爭以來,由日比谷騷動事件開始,日本群眾運動的最後一次爆發。以前的群眾運動多半是因不滿政府執政的無能腐敗,政治人物藉機煽風點火,民眾被迫走上街頭抗議,後者則由因民眾「無米可炊」,出於飢餓與生存權所展開的暴動。進一步地說,當時的政黨已經不支持群眾因經濟壓迫的社會運動,勞資糾紛的情況愈形加劇,反而是新聞界和知識人給予聲援和評價。雖然上述這場「搶糧暴動」並沒有合理的目標,沒有嚴謹的組織運作,屬於沒有自發性的運動,但在那以後,卻給工人運動和普選運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們不妨再回溯一下,日本政府對於這場社會運動的回應。「搶糧暴動」一爆發,執政高層立即採取了溫情主義的策略,他們匯集了皇室、政府和富豪巨商的捐款,以低廉價格售米,安撫群眾的不滿情緒,防止事態擴大。除此之外,他們在大城市,創設公立市場、簡易食堂、托兒所、職業介紹所等社會福利設施。這是政府向普羅大眾的施惠措施,向民眾們投予的懷柔政策的微笑。然而,另方面,他們對於參與暴動的茲事者,卻絕不予任何寬待,檢察當局旋即雷厲風行展開逮捕。據統計,那時在一道三府三十二縣當中,就有總數7760人遭到了起訴,並被快速審判課以重刑。在這些受刑者裡,包括在各方面受到歧視的部落民,政府甚至對他們使出兩手策略:首先,既要打擊這些對抗者,其次,則試圖將其靑年團、消防組等團體,納入國家體制裡加以利用,藉此滲透和扶植這些組織。


日本作為帝國主義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但那時正處在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的時期,也是日本人以多種形式向海外尋求新天地的時期。據19196月末外務省通商局《海外各地日僑職業別表》調查,僑居海外各地的日本人,除了朝鮮人、殖民地台灣人以外,總數就高達582千人,比前年度同期增加了88千人,其中40%集中在美國(包括夏威夷在內),不過日本移民在美國和加拿大都受到嚴格限制,使得他們開始向南美國家發展。在中國(包括關東州在內),也占有40%,從其職業別表來看,他們多半為公司職員、銀行職員或店員,不過在「滿洲國」、西伯利亞、東南亞等國家,則以藝妓、女侍及其他占多數,總計約達1萬人。現今回想起來,歷史的發展的確是難以預測的,正如上述這場搶糧暴動一樣,儘管歷時50天即告結束,但是它卻具有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絕對不可小看由稻農們辛苦種植出來的米糧。誰說它不能改變世界?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