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傳和小說
在我的印象中,島田雅彥屬於貴公子似的作家,相貌俊美口才便給又是多產的小說家,早就有大批粉絲支持。但必須說,他的作品我讀得不多,我較為關注他對於日本現代思想方面的發言。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
三日前,明目書社寄來我的訂書,島田雅彥《當你還是異類的時候》(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23年9月)就是其中一冊。這部自傳體青春私小說可讀性很高,他用輕妙的筆觸回憶往事及其家人經歷。例如,他幽默地提及父母的方言圖譜。他的父親出於福岡太宰府,16歲高中沒讀完,就東京打拚闖蕩,與朋友打交道,仍然改不掉九州方言。他的母親是在神田出生的東京人和秋田姑娘的「混血」,在目黑長大的城市孩子。戰爭時期,一家人被疏散到秋田縣,但她說標準東京話卻被周圍的人揶揄諷刺,給她帶來心理陰影,從此她非常討厭鄉下。
島田雅彥說到其母親來到鄉下因講東京話而被嘲弄,顯現出方言的獨特性與排斥性,相對於標準語的優勢地位,講方言的人難免會覺得自卑。在太宰治的作品中,時常藉由人物或自敘方式,道出他在東京與人交談,操著一口津輕腔時,自己就會感到羞澀與尷尬。在那個時代,說標準話和講方言成了作家的自豪與自卑的拉扯。現在,隨著時代進步與平權意識的抬頭,我們若不比照以前的文本已很難看見這種幽微的糾結了。
說來巧合。我正為整理自傳與小說之間的關係時,「法」亨利.戈達爾《小說使用說明》(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3年11月)一書,為了解決部分困惑。該書第十章「自傳和小說」中,有一段論述很精采:作者會發現「當真實與虛構在共同的語言空間中占有一席之地時,它們都隱藏了自己的本質。換言之,我們曾經想要在自傳和小說中驅逐虛構,現在我們卻將經歷變成了虛構。因此,自傳和小說這兩條看似平行的線在詞語世界的某處存在一個交會點。在20世紀,自傳和小說互為參照互相尋找。說的也是,與其糾結爭論誰為本尊之威,不如多認真創作幾部厚實有料的小說,因為口水再多都比不上溫暖有情的文字。(2023年12月14日)
標籤: 隨筆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