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1日 星期二

 紙上京都 

我到京都旅遊次數不多,沒正式研究過京都的歷史文化,也就是俗稱的京都的門外漢。不過,這並不阻隔我對於京都的喜愛和探究。所以,只要看到與京都文化史相關的書籍,我盡可能找來翻閱一番,為自己展開紙上之旅。

林屋辰三郎(1914-1998)撰寫的《京都》,有著多重的文化意義。他是土生土長的京都人,1938年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史學科,文學博士,曾任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教授、京都國立博物館館長、日本古文書學會會長。《京都》一書首版於1962年,由岩波書店出版,一直長銷不衰,被公認為敘寫老京都的名著。



同為京都人、又與林屋辰三郎同為京大教授的梅棹忠夫(1920-2010),特別為此書撰寫序文。梅棹忠夫指出:這本書並非普普通通的京都史。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能帶領讀者在京都的各個區域探索往日的歲月,以「地理」表現「歷史」。從這個角度看,這本《京都》也算是「京都指南」了。以「時間」劃分「空間」,以「空間」表達「時間」。這本書的著眼點著實犀利。然而,其他的城市絕對無法模仿這種表現手法。正如本書的作者所言,有可能做到這一點的「唯有京都」。

從某個角度來看,京都就是活生生的「日本史」。剖析京都的歷史,就是剖析日本的歷史。本書就是以京都的歷史為素材,為讀者講解了日本的斗轉星移。因此,我們可以將這本書作為日本史的敲門磚,看完之後再去京都欣賞實物,加深理解。



梅棹忠夫不無幽默地說,這本書唯一的缺陷即「沒有考慮到通俗大眾的興趣所在」。這或許是岩波店的出版文化使然。不過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可能是因篇幅限制。因為小小一本書,很難將堂堂的京都史全包含其中,另一方面,他指出,林屋辰三郎的用字遣詞(書面語言)過於艱深,並建議年號與地名最好上假名,否則普通讀者很難看懂。最後,梅棹忠夫還是替這位同事緩頰:也許,大概是作者不想低估讀者的文化水準,才以如此書寫的。但如果高估讀者的話,反而更容易讓年輕人對日本史敬而遠之(曹逸冰 譯)。的確,這是所有歷史書寫者面臨的挑戰:深入淺出地呈現歷史,一定比淺入深入的寫法,比故弄玄虛的作態,來得更吸引讀者閱讀。或許,這就是歷史留給歷史學者的課題!(2021511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