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荔枝味
下午,我到距離住家較遠的水果行購物,看到架台上好像有黑葉荔枝,立刻上前拿了一把,連同其他水果一併結賑。收據詳細載明,這是桂味荔枝,每斤39元,二斤多一點,共計80元。以現在的物價來看,一把荔枝80元,應該很便宜,掏出一枚百元鈔,能買的東西不多。十年餘前,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光景,小型貨車停靠在台北市區道路旁或轉角處販售黑葉荔枝,貨主用黑色簽字筆在褪色的瓦楞紙上寫著:5斤100元/7斤100元,以招攬路過者的注目。對我而言,那並非因為售價便宜,而是一種極具震撼的視覺力量,瞬間就完全把我吸納過去。在這種情況下,我如同盛夏季節一隻流連於嘉南平原上口渴昏沉的鴿子,一看見(八掌)溪水泛映的光亮,旋即俯衝了下去,即便那時溪水可能已被豔陽曬得發燙了,我都要拚命地奔去擁抱。如今,那種光景已不復見了,只能到店面的水果行找尋,追索那種我所熟悉的滋味。
這幾年來,每年夏天都會收到朋友贈送的荔枝,幾乎都是玉荷包荔枝,坦白說,我不喜歡玉荷包,無論從果殼顏色到果肉和口感,我始終以保守主義之姿,拒絕這個改良的新品種。我當然知道玉荷包籽小肉多,確實能吸引都市的消費者,而我就是難以接受,但為了不辜負朋友的盛情,我還是會吃上幾顆,表達衷心的謝意。一個小時後,我剝下桂味荔枝吃了起來,熟悉的滋味頓時全甦醒過來。它們確實是我記憶中認證的味道。照理說,我應該為找回這種滋味而高興才對,但一時間,仍然感到不適應。因為多年來我只吃玉荷包(哪怕僅只數顆),我的舌頭似乎已被其籽小肉多的特性馴化了,而忘記大籽的黑葉荔枝了,仔細想來真是矛盾!儘管如此,我仍然樂於找尋那種失落的滋味,用眼、耳、鼻、舌、身、意,去迎回它們存在的實體。(2020年7月9日)
標籤: 隨筆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