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與小說家
日前,與李明峻教授談及台灣歷史小說的寫作,他鼓勵我不妨往這方面發展。我說,我對於明清時代的歷史人物不感興趣,近現代政治思想史的話,就能激發我寫作的動力。說罷,他建議已故總統府資政曾永賢先生的經歷,適合寫成長篇小說,因為曾先生經歷過日共、台共、中共的地下組織,即日本政治發展史中的「轉向者」,從左到右或放棄激進思想重獲新生的歷程。當下,我立刻聯想到曾先生參與日共時期,必然會提及日共的創始人德田球一,因為這是我長期以來關注的歷史議題---台灣知識人與日共關係的辯證。簡言之,如果由小說角度切入,我就有發揮的空間,因為我不具備歷史學家的技藝,前輩學者已累積豐碩的成果,成為無法超越的高山,但我可以作家之眼重建歷史的現場,創造出新的話語空間,為自己建構敘述的位置。兩日後,李教授送來三本贈書(其中兩部是廖文毅的研究專著,另文再談),促助我推向這個進程,我要特別感謝他。
這是令人興奮的起點。我旋即聯絡了三國大介,向他請教台灣人參與日共的歷史側面,他是個活字典,經由他的解說,我在這方面的疑點解消不少,例如,出身沖繩的德田球一與台灣知識人交好,不同於做法獨裁的日共總書記宮本顯治。同樣的,我很感謝他適時照來的光明燈。另外,我請他代購森杉久英《德田球一傳》,作為寫作體例的參考。多年前,他贈我《大風呂敷:後藤新平》一書,正是出自森杉久英的妙筆(小說《天皇の料理番》也是),我有必要積極學習。接下來,等待時機成熟,就是購進《德田球一全集》了。在此,我興起一個想法,歷史學家沒有寫到的地方,正是作家彎腰插秧之地。正如胡適先生所言,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2020年7月6日)
標籤: 隨筆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