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的發明(閱讀日本史札記-3)
遇上艱難的旅行
我這樣推想,只有各種條件具足,大多數的人都會喜歡旅行的,即使不出國門,只到近郊散步,這些遠遊或近程,他們都要視為難得的旅行空間,當然,上述說法有其限度,我以現代人的普遍心理做此基礎,沒有考量每個時代的政治體和社會情況,同樣發揮著重要的因素,否則這種浪漫的聯想,真的只適合存於虛設的話語空間。閱讀日本中世紀的歷史,我發現了一個關鍵詞。在鎌倉幕府時期,除了資源豐富的貴族之外,一般庶民要開故鄉住處,到國內各地旅行是極其困難的。首先,當時不像政權和社會經濟相對穩定的德川時期,幾乎沒有停歇的旅舍,還得在半路上自炊造飯,並提防盜匪出沒,丟失身上僅存的物資。
儘管旅行條件如此惡劣,有些人仍然要克服這個困難,好比帶著宗教俢行的情懷,或者宣揚佛教的教義,他們把堅定信仰化為動力,敦促著自己繼續走。據說,親鸞上人(1173-1262)就是沿路宣揚淨土宗教義的典範。許多信眾得知他行經的路線,便從諸國(各地)趕來,聽聞他宣講的佛法。進言之,親鸞上人的教義平易近人,頗能打動民眾的信仰之門,慕名者自然就不畏路途的艱難,要來向大師頂禮膜拜。嚴格說來,在古代的日本,多數庶民幾乎沒有旅行這個概念,充其量僅能在勞動和賦役中,得到些許類似旅行意味的慰藉。在那個時期,個體可支配的自由有限,而全被納入了公共勞動。例如,建造東大寺大佛殿之時,每日有200名民工,會被徵調到現場,為這場神聖偉大的工程做出貢獻,更大的工程則需更多人力了。據史料記載,建造長岡京(都城)之時,雇用役使了31萬4千人,由此可知工程之浩大。
標籤: 隨筆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