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生產力與書寫(讀書隨筆)
對於日本歷史特別感興趣的愛書人,多半都能夠細緻地發現,日本的歷史學者撰書甚勤,而且速度很快,幾乎沒隔多久時間,各出版社即推出他們的著述成果。現今的書市,無論是日本和臺灣都顯得欲振乏力,但日本有些出版社依然如故,秉持臺灣話「青瞑牛不怕子彈」似的精神繼續出版。
我們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看這些有趣的現象。日本的書市的確每下愈況,買書者愈來愈少,然而,作為文化產業的出版社,不管形勢多麼緊迫,只要財務尚能正常運轉,他們都得想方設法打開僵局,為出版社尋找新的活路。從圖書自銷和外銷出口的角度來看,日本史的重新書寫發揮著很大的功能。
一般來說,在日本,出版社的編輯經由縝密的企劃策略,選定題目和寫作方式,邀請歷史學者或該領域的專家進行撰述。當然,這種走向大眾的出版品,不同於學術論文的寫作,必須理路嚴謹、言簡意賅,也就是用淺顯流暢的文字,將日本歷史知識帶進讀者的視野中,只有做到這種地步,方能稱為成功達陣。
對作者而言,這種歷史書寫反映出知識生產力的更新,同時也是自身書寫能力的證明。因為他們必須從浩如煙海的參考文獻中,做出精要的吸收轉化,切不可掉書袋,做出不同於前者的複述,這是很重要的寫作技藝。這樣的技藝絕非從天而降,很多情況是藉由失敗的啟發、不斷地摸索,從實際的書寫狀態中精進出來的。置身在歷史書寫的語境中,才有機會發現歷史敘述的峰迴路轉。有些時候,歷史書寫者甚至要放下身段,借鏡馬克.布洛克《歷史學家的技藝》的觀點,歷史學家在敘述的困途中,應該向文學家借來生花妙筆。
其次,這種歷史知識的重組和再生產,有諸多的收益,它為同時代和下個世紀的書寫策略奠下基礎,提供某種高度的範例,現下,我們已經見證到它的影響了。它可以激揚讀書的風氣,拯救蕭條的書市,售出海外版權賺取外匯,就此來看,這應該算是多贏局面的鐵證。或許正因為有此文山事業的典範,才使得出版人和編輯前仆後繼更加九死不悔似的傾注終生。
此外,日本歷史書寫出版品的優勢地位,還顯現在它自身的不可代替性,以及它潛在厚實的商機。我認為,有時候它比卓越的外交官高明,輕易地超越國家意識形態的阻撓。以反日最烈的中國為例,他們在政治宣傳上極力仇視日本,但是出版界的情況卻與之相反。他們不僅翻譯和出版大套日本歷史書寫系列(包括早期日本漢學研究的翻譯)、範圍非常廣泛,從日本飲食文化、傳統技藝、純文學和通俗小說等等,可謂一應俱全。這些譯自日本書籍的漢譯本,先於中國的書市裡流通行銷,再銷售給臺灣的出版社,由簡體版改為繁體版。這樣的事實使我們不能不說,這已經徹底改變了中國自實施改革開放後兩國出版業的態勢了。
撇開政治意識形態的爭論,我們可以把中國這種透過文化經濟力的逆轉勝,視為是一種給臺灣出版界的友善警示:實際上,造成書市退卻有諸多原因,但千萬不可責怪讀者,不閱讀不買書,良書的命運還不到天涯絕處的地步,端看你怎麼拯救和激活它們,輕言放棄或不求精進,只能被視為無用的殘疾老兵。誠想,中國的出版社敢於砸下重金(也可能貸款),向國外出版商買下版權,委請卓越的譯者,耗費多年翻譯出版的作為,畢竟值得出版同業的肯定。若有人問我,你有什麼出版或寫作策略?我會底氣十足地說:有,當然有的。從現在開始,徹底做好學問,練就精湛的文筆,不畏難地持續寫作,寫出你熟悉而深入的題材,真正贏得廣大讀者的尊敬。出版的著作縱然沒能銷往國外賺取外匯,能夠獲致國內讀者的青睞,無論怎麼說,它都等同於一種高貴的殊榮。而且我堅信,這是值得歷史書寫者追求的殊榮。在這個意義上,九死不悔和萬劫不復都是同義詞。
標籤: 隨筆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