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田愛與我的退休金(讀書隨想)
今年六月份,對我多所眷顧的書籍大神向我指示,要我到「日本の古本屋」網站上,購求兩套書籍。我立即上網評比書價和品相,連忙快訊給末岡實教授,請他代為處理。多年以來,在日本,我有兩位重要的「智庫」人物,持續地為我提供精神食糧。在通訊軟體不發達的時期,福島邦男先生每次返回臺灣探親,總會為我帶上幾本書,並及時解答我的困惑。去年,他的膝骨出了問題,幸好住院手術成功,約莫待了兩個星期,返家休養恢復得宜,可以拄著手杖自由行動了。儘管如此,他外出的時候,終究是不可提拿重物,輕忽看待的話,很可能舊疾復發的。因此,購買日本文史哲套書的請託,我不見外地轉向待我如兄的末岡實教授了。
上周星期四,第一批套書籍六卷本《前田愛著作集》,平安抵達我在臺北市的住處。說來真是微妙,我已經中年之人了,此前亦有過相似的經驗,可我捧起這箱書籍,很是難掩喜悅之情。我像收到贈禮的小孩一樣,帶著獨自的驚喜,次第拆開紙箱。從紙箱的包裹狀態來看,末岡先生在小事情方面,仍然展現嚴謹的風格。我原以為在美工刀劃開紙箱上層,就可直取我的愛書,實際情況卻非我所想像的。首先,我必須發揮考古學家般的耐性,將分別塞在箱內兩側以固定的新聞紙,條理分明地抽了出來。逐一抽出條狀的舊報紙以後,我將它們展平置在地上,然後,連續重複這個動作,共計11次。坦白說,我一開始求簡捷省事,很想直取箱中的書籍,但是那套書包裹得嚴實沉重,外面又有氣泡紙護身,我換了好幾個角度,仍然不好使力,無法將它們捧請出來,只好作罷了。
我大致瀏覽後發現,這22頁面的報紙,並非出自同一報社,分別是2018年3月15日《日本經濟新聞》,共計10枚;2018年6月21日《朝日新聞》,共計12枚。可能是我老眼昏花了,要不就是幻象重現,我覺得,在這地上層頁蓬鬆的報紙,竟然能堆疊出某種氣勢來了。此外,我在這報紙堆裡,找到了藝文和出版訊息。閱看這些消息,我再次驚訝於末岡實教授的用心,他為我代寄書籍,還適時地贈我相關書訊。因此,我特別在回信中提及:「承蒙代寄貴重書籍,箱內兩份報紙,足供我構思撰文一篇……」
這是題外話。為了證明我的購書意圖,我必須向末岡實教授表明:我是個自由獨立的作家,從來不受福利體制的庇護,沒有優渥的退休金,我只能將寫書所得當成退休金了。而購求高價的學術著作全集,即是必要的投資,正因為所費不貲,背負沉重經濟壓力的作家,才會激勵和勇猛自己,努力研讀和寫書,將這抽象的資產,也是龐大的精神遺產,一點一滴地轉換成退休金。當然,我了然於胸,這些計畫多半很難成功,但不奮力予之拚搏,哪來逆轉形勢呢?對我而言,前田愛教授生前是否享受退休金,其實都無關宏旨。不過,有一點我可以確認,前田教授在著述中所引注的書籍,諸多引自日本的經典作品,又是珍稀版本,寫作題材面向很是獨特,這是不容易被取代或複製的。我認為,在競爭激烈的時代裡,這的確是高超的寫作策略,難怪其出版於1990年的著作集,在日本古舊書市場上,居於高價而不墜。
這絕對是個不爭的事實。我們姑且不論《前田愛著作集》的品相如何,依照我的經驗推斷,全日本的古舊書店業者都是專家,無論他們以多少價錢取得這六卷本套書,絕不可能以賤價售出的,因為他們深知這套書的價值。換言之,這套書是為前田愛行家留下的,售價可以從4萬圓至8萬圓不等。也許,在短期內尚沒有人訂購,它也不會降價以求。而既然如此,對於高價的好書,我又能取得什麼優勢呢?有的,我必須勤快地上網查找,就像忠誠金錢的股民一樣,每日關注股價的漲伏走勢。當我心有所想就虔誠祈禱,祈望能夠購得售價平實的好書。這次,書夢果然成真了。在售價4萬圓至8圓之間的波濤中,我幸運找到了售價26800圓的《前田愛著作集》了。況且,這套書品相不差,如店主描述的那樣,其中一卷沒有書腰,書中有部分劃線,月報(四頁文章)齊全。細想起來,我正是託完美主義之外的這些缺陷所賜,而少付了將近2萬圓,雖然省下的錢不多,挪至今後購書之用,也是滿滿的值得。好書既然到手了,接下來,就測試我是否劍及履及的人了。我總是鼓勵自己不要當冒牌貨,借用一句日文:いざ、出陣!
標籤: 隨筆
1 個意見:
振瑞:
文海波濤,順利出航!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