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山椒魚(讀書隨想)
前幾天,我撰寫「風雨的顏色」一文評述了井伏鱒二的小說,附寄了幾張書影照片,以此加強讀者的印象。然而我必須說,日本作家的作品集汗牛充棟,姑且不提那些動輒上百冊或數十冊卷數的選集,我閱讀的範圍有限,任憑我不知疲倦地閱讀,不可能將之讀盡的,頂多只能顯山露水似的介紹,再多就做不來了。現在,多虧網路資訊發達,無力購及的書籍,都能觀其真貌,滿足美麗的幻覺,說到底,我畢竟不是書籍收藏家,即使幸運中了樂透彩,我寧可將這些意外之財,花在人文社會的全集上,不想成為珍稀孤本的俘虜。
平常,不管是否找書買書,我喜歡到「日本の古本屋」網站上瀏覽,就像逛書店一樣。只要輸入書名或關鍵字,符合自己所愛的書籍,旋即出現眼前。有些時候,我無法親臨神保町的書店街,其實在網上漫遊認識日本的古舊書,不失為極佳的界面之旅。今天早上,這網站首頁恰巧刊出井伏鱒二的絕版小說,其裝幀書影和版權頁,立刻吸引我的眼球,我急忙地放大圖檔看個過癮。這書的封面設計如此樸素,實在令我折服!我在純粹欣賞和觀摩之外,又習得了色彩美學的門道,自然是雙重的受惠。或許,這就是裝幀的迷人之處吧,否則為何有那麼多粉絲們,對此九死不悔似的追求?但坦白說,我只能略表理解,無法體會他們的境界。說來巧合,我上次到荻窪的舊書店拾穗,在穿梭書林之餘,發現了《裝幀時代》這本書,甚為喜歡。但是我告誡自己,貪讀之猛應該有所節制才對,不可什麼都想閱讀,弄到最後卻落得半桶水的窘境。
不過,這種自我警鳴,只響了幾下,隨即失去效力了。因為我走出書店之前,卻又取下該書,遞給櫃檯結賬了。我想,本質上這種矛盾的重返,多半發生在書蟲的身上,所以說他意志薄弱也行,說他沒志氣也說得通。總歸一句,眾多書蟲家中的群書之亂,應該就是這樣慢慢製造出來的。只是,當這個問題擺在眼前,不得不表態的時候,向天發誓砍手剁指,從此不再重蹈覆轍等等,內行人都知道這是最安全的托辭。因為過了這一關,你方能繼續叩關。順便說明一下,當初《山椒魚》印量不多,1976年只發行了200冊,每冊定價25000日圓。現今,轉眼四十餘來,它在日本古舊書市場上,身價翻了幾翻,標價高達15萬日圓了。如果,那時書蟲是以閱讀之志買下的,那麼這樣高利的漲幅即是他應得的回報,至少比將錢存入銀行郵局的利息高出許多。從這個意義來說,書神的胸襟何其偉大,祂們眷顧正直的書蟲們,也照料善念為懷的書迷,絕不任何偏倚。而這個道理同樣適用在「山椒魚」身上,不論我們稱牠「鯢魚」或者「蠑螈」,在善良的心靈看來,牠們始終與美麗「山椒魚」的內涵相連結的。而在此刻,名詞之間的差異,語言學之間的論爭似乎就不那麼重要了。
標籤: 隨筆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