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日本文壇百年回憶錄》(7

正如所有的理論思想的形成史,它們多半是時代的產物,在社會思潮的沖擊下,以最合適的形式表現出來,而我們正是透過這樣的線索,隱約看到時代的面貌的。「明六社」這學術團體的興起和消亡,同樣可以在這時代土壤中找到恰當的解釋。

一八五八(安政五)年,德川幕府因國力式微,不得不與西方國家簽定條約,做出退讓和妥協。例如,幕府容許西方人在日本境內的港口居留,並承認治外法權的存在。在日本愛國人士看來,這種做法等同於放棄了司法審判權,又戴上殖民地濃厚色彩的帽子,儘管這屈辱性的條約,直到一八七二(明治五)年,才告結束。然而,反過來說,正是因為這屈辱和不平等的刺激,當時日本的思想家更為勤奮思考,他們進而研究外國的法律制度,加速建構日本的內政體系,朝超趕西方列強的道路急速前進。明治政府當然看到了迫切的危機,必然要立即做出回應,於明治四年十二月,派出卓越的外交使節到海外:右大臣岩倉具視為特命全權大使,參議木戶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輔伊藤博文、外務少輔山口尚芳隨行。這樣的精英陣容的確體現出明治政府的維新求變,但是在日本國內依然有雜音存在,有待他們妥善地解決。

當岩倉具視這批訪外精英們離開日本之時,以西鄉隆盛為首的、板垣退助、江藤新平、後藤象二郎、副島種臣、井上馨等人士,卻反對他們主張的外交政策。這從岩倉他們搭乘的船隻出發在即,西鄉隆盛極盡調侃地說,「他們一行人,若在太平洋沉船,反而省得麻煩呢。」看得出其衝突的端倪,簡言之,西鄉隆盛和江藤新平等人,有著強烈的排外思想,岩倉等使節團不在日本期間,西鄉等對外採取強硬措施。依照西鄉隆盛的主張,當時朝鮮頗為輕視積弱不振的日本,若發動戰爭(征韓論)攻打朝鮮半島,迫使開國的話,不但可以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並有利於條約的修訂。此外,這種主張還有重要的目的,即用來解決明治維新以後,下級武士嚴重失業的問題。


從歷史角度來看,明治政府的維新政策,廣大的農民得以從舊有的封建制度中解脫出來,獲得自由公平的權利,實質上反而負擔增加,而且還得被徵兵加入軍隊。政府任用的官員歧視性地對待農民,沒有給予應有的尊重。這些不公平的作為,累積到某種程度,就成為農民群起反抗的成因了。一八七三(明治六)年,日本各地接連發生農民暴動,情況空前未有。不僅如此,明治政府廢藩之時,向舊武士階層發給金祿公債作為補償,有的務農為業,有的從商做生意,但是多以失敗告終,這股不滿的情緒更指向了明治政府的官員。質言之,當時社會出現兩種不穩定的因素:其一、舊武士有志難伸;其二、農民生活困苦。這就使失意的舊武士們找到宣洩的破口,進而成為農民暴動的指揮者。西鄉隆盛等人,看到這個好時機,認為他們可利用民眾對於社會的不滿情緒,轉移到強硬的對外政策上。於是,他們於是年八月,於內閣決議採取強硬的對外政策,等待岩倉視具等人返回日本來執行他們的策略。(待續-8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