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日本文百年回憶錄》(5

確切地說,仮名垣魯文成為通俗作家的背景,在今天看來,仍然給讀者和未成名的作家帶來某些啟示。仮名垣魯文本名為野崎文藏,1829(文政12)年,生於京橋的鎗屋町。他的父親野崎佐吉為賣魚郎,平時喜歡創作俳句和狂歌,是個生性風雅的人。在這種環境的熏習下,野崎文藏從少年時代開始,即愛好閱讀通俗小說。不過,由於家裡貧窮,他到富裕的商家當學徒。很湊巧,那時有個深諳面相的人對他說:你將來撰寫小說的話,必然成名大利。得到這番預言的鼓勵,他旋即立下志向,於18歲之時,拜師戲作小說家花笠文京的門下,努力修習通俗小說的寫作。

他入門修習寫作之道的翌年,從其師父花笠魯介文京的名字中,取了「英魯文鈍亭」做為筆名。事實上,他比誰都清楚,有此筆名運用,只是寫作事業的開端,必須打響自己的知名度。於是,他寫了一本《名聞面赤本》的小冊子,並向師父、前輩朋友、劇作家和俳人等尋求贊助,為其小冊子題寫俳句或和歌,以拉擡知名度。他這個做法獲得了將近四十名文人的贊助,並為其作品執筆增色,其中包括第三代的並木五瓶、第二代的河竹新七(即後來的默阿彌)、第五代的鶴屋南北、第三代的十返舍一九、山東京山等文人作家。這種作家之間互相的題作,可以說是當時是賣文維生者的習慣,也是友誼的見證,好比現今作家為同行撰寫推薦序文一樣。在此,必須指出,以剛出道的他而言,能夠獲得當時聲名鼎盛的曲亭瀧澤馬琴為其書寫上幾句話,等同於大師加持過的光明。


1848(嘉永元)年7月,其師父帶著魯文到瀧澤馬琴位於四谷信濃町家裡造訪。彼時,瀧澤馬琴已經82歲高齡,他的兒子宗伯很早離世,由其五十餘歲的媳婦阿路協助口述寫作。這有其原因,瀧澤馬琴約莫於8年前,即幾乎雙眼失明,耳背很嚴重,在這身體機能的局限下,他不可能執筆撰文,只能透過口述,由阿路代筆寫下。(俄國小說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寫作長篇小說《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也是以口述方式,由後來成為第二任妻子謄寫員筆記)。然而,魯文的師父畢竟是愛徒心切的,向大師瀧澤馬琴懇請賜文,最後瀧澤馬琴拗不過文壇後輩的請託,只好當場口述了一首狂歌:「若能巧作豆醬湯,世人自有好口碑。」相贈。其後,魯文將大師的狂歌輯入書冊,開始準備付梓事宜。同樣的,他很關心裝幀,委請溪齋英泉為其封面作繪,本文由田松軒撰寫,再刻在木板付印。1848116日,《名聞面赤本》出版面世,但是晚年被眼盲耳襲折磨的瀧澤馬琴,也在這天撒手人寰了。(待續-6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