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杇的暢銷書----《本朝食鑑》
我想,每個作家都有一個美夢,希望著作出版之後,能夠一路暢銷,廣為傳播閱讀,為自己和出版業掙得一片青天。當然,最好的情況是,不只在世的時候名利雙收,即使作古百年(用我們鄉民的說法,人骨可用來打鼓),照樣有熱情的讀者掏錢購買,像接力賽跑一樣,一棒接一棒跑下去,不讓時間之流有所中斷。然而,眾所周知,要成就一部百年暢銷書,需要具備許多條件,一個都不能少。從經典意義上來說,所謂百年暢銷書,不同於一時話題的暢銷書,前者的長青之術在於,能夠經得起時刻的無情錘打,不管政權幾番更替,索書者有增無減;不是那種驚鴻一瞥的奇運,不是因社會話題或流行炒作出來的產物。我這樣說明的同時,其實已真切體悟到這種困難,以我的腦力和寫作技藝,恐怕與百年暢銷書無緣。不過,我得以認識這個偉大和高度,也是有所裨益。三十年前,我就興起一個夢想,有生之年撰寫《日本暢銷書的歷史》,以歷史社會學的角度,來探究成就日本暢銷書的祕密。正如上述,齊備這些主客觀的條件,並非像吃油條喝豆漿那樣容易。我用老牛拖車的方式,緩慢建構自己的讀書系統,每日鍛鍊基本功,朝這美好的亮光逐步前進。
這幾天來,天氣驟冷,反覆感冒的人增多,不畏冷的我也不例外。我整日坐在電腦桌前打稿,兩三個小時,往往同一個坐姿,以致於讓小小的風邪有機可乘,而被折騰得鼻水直流,不得不處於精神散漫和自我激勵之間。今天早上,NHK播出特別節目,介紹為傳承塩糀製作努力不懈的匠人們的故事。其中,一位傳承第九代的塩糀女匠人,讓我看到勤奮與堅持理想的日本匠人精神。姑且不談她接下祖業之後,生意慘淡帶來的心理壓力。我覺得,她為了打開(塩糀滯銷)僵局,讓消費者得知塩糀更多用途,因而查找和研究食品相關文獻。從電視畫面看去,五卷本《本朝食鑑》東洋文庫(平凡社),其中一本就攤在其書桌上,看得出她在上面劃線以作為研發的提點。當鏡頭放大些,回到可以看見書架藏書之時,我快速估算了一下,那書架上少說亦有二百本左右。依我的解讀,這位閉門研究塩糀的匠人,憑己之(財)力,投入塩糀的研究製作,其規模如同一個食品研究所,實在令人肅然起敬。說得誇張一些,我甚至覺得原本潛伏在我體內的風邪,在這匠人精神的助威下,早就被驅趕得消失殆盡了。其後,我立刻上網查《本朝食鑑》的出版源起,這既為解除我
對經典暢銷書的好奇,它亦是我撰寫《日本暢銷書的歷史》的經典文本。據資料顯示,《本朝食鑑》(1697)出自江戶時期的本草醫生人見必大之手,共計12卷10冊,全書皆為漢文。然而,對現代日本讀者而言,漢文即是外國語文,必須有現代譯文輔助,東洋文庫刊行的版本,為現代讀者解決了這個問題,這體現著出版業傳播善知識的精神。我概覽了日本國會圖書館藏的微卷書頁,多半看懂那些漢文的意思,但我的漢文點校不行,仍然需要藉助現代日本語譯本,這樣讀來較為踏實,我可不敢濫竽充數。嚴格說來,閱讀和寫作於我是快樂的事件,我期望透過這部紀錄江戶時期的飲食寶鑑,反映江戶時期飲食文化的百科全書,進而找到百年經典暢銷書的祕訣。當然,最重要的在於,通過寫作的實踐,來檢驗自己與史料的距離。同時,這也是一種追問:我到底有無能力重述經典讀本的光彩,到頭來我只是搭便車拾古人牙慧,或者只是一隻以模仿見長的鸚鵡?
標籤: 隨筆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