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7日 星期四


醜柑難求

這兩天,細雨下不停,濕氣又重,實在不宜外出走動,總覺得整個身子好像被濕氣給包圍了。儘管如此,有些事情還是要出門辦理的。例如到書店付款取書、與朋友見面等等。這些事情的重要性,就不會在乎冷雨侵逼的麻煩。 
迄今為止,第六期《門外》已經截稿,我正在統籌全部來稿,編定目次排序,撰寫編輯手记,順便說明本期出刊的宗旨。昨日,明目書社女店主已在群組上留言,要來台北店,今天傍晚我自然要趁這個機會,與她討論出刊的細節——電子版本和紙質本。經過討論,先刊載電子版,日後再限量發行紙本雜誌,做少量的流通。更重要的是,寄贈給台灣各大圖書館留存。我的看法是,刊行紙本雜誌,就是向未來的讀者散播種子,不管那些種子能不能落地生根,或者不幸被強風吹走,吹到花崗岩上面,那也是文本的命運。至少我們已經盡力,遵從上天的安排,而不需面對遺憾和掙扎。 
一如往常,臨走前,明目店主送了一袋水果給我。那些茂谷柑的外皮焦黑,卻很多汁味美,是她特地從石岡帶來的。我好奇探問:「這是市面販售的柑橘嗎?」她說不是,這些茂谷柑是他鄰居栽種的,因為賣相不佳,索性送給鄰居品嚐。我接著問道:「在台北市內,我經常出入青果行或傳統市場,從來不曾看過這麼奇特的橘子。簡單講,要遇上這種外皮曬傷、又醜又黑的茂谷柑還真不容易呢。而且是天然有機的,不是浸泡過藥水,果色永葆青春的那種。仔細想來,這是醜柑難求!所以,我把它視作一種幸運。」 
之後,我手上拎著一袋茂谷柑,肩上背著沉重的書籍,心裡很是滿意,掠過冷雨霏霏的夜色,朝捷運台電大樓站緩緩走去。對我而言,這是值得紀念的一天。(201938日補記)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