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史文本的漫畫----國島水馬
漫畫的確是一種超強的媒介,它透過誇張的風格、趣味的畫面,生動而切中要點,直指事物的底蘊,引領讀者進入它構建的核心。從這個角度來看,漫畫家有著與詩人同樣的睿智。
關注日治時期台灣大眾媒體的讀者,多半知道國島水馬這位漫畫家的作品,他留下了多幅筆鋒辛辣的諷刺性的作品,等同於將日本殖民地政府官員欺壓臺灣百姓的醜聞,及其荒誕行為做了精采的縮影。我手頭這本《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平凡社2012年12月)紀實作品,是由自2001年旅居臺灣的日本作家坂野德隆所寫。全書共分八章,內容和史料充實,對於國島水馬這位漫畫家,在因緣際會下,從日本內地來到台灣尋求發展的經過,有較多詳細的敘述。
坂野德隆於書中指出,國島水馬,本名國島守,詳細出身不明。從有限的資料判斷,國島守大約於1916年左右買了往返船票渡海來到台灣,萬一情況不如預期,即返回內地發展。某日,他在台北的餐館有個奇緣,認識了一名新聞記者,聊談之際,得知台灣的報紙尚沒有刊載諷刺性的漫畫甚為驚訝,因為同時期日本內地的報紙和雜誌均有刊載諷刺漫畫,而且蔚為風潮。那位新聞記者向國島守提議,何不到《台灣日日新報》當個漫畫記者。當時,在台北只有《台灣日日新報》一家日報,國島認為機會難得,便捨棄船票決定一展身手。
剛開始,國島以「水馬生」、「水馬」的筆名,在報紙上畫些風景插畫、人物肖像和類似紀行的諷刺漫畫。就這樣,經過了二十年的實力累積,他成了台灣最大報紙唯一的擅長諷刺漫畫的漫畫家。他的漫畫內容十分廣泛,其傑作開始在報紙上連載,舉凡政治、經濟、風俗、社會百態以及國內外的重大事件,都在其生動的筆鋒下展露出來。他的漫畫風格富於幽默和人道主義,尤其擅長政治和經濟領域的針砭,對於當時台灣百姓的生活都有細緻的觀察,這些日治時期的生活樣貌,其實如同為我們提供時間的地圖,使我們很容易地找到了歷史進程的座標。
簡單地說,國島守抵達他的新天地----台灣的時期,台灣內部的經濟已經快速發展起來,正符合日本帝國獎勵內地的國民前來台灣這個堅實的南進基地來開創新局面。以時機點而言,國島守是個幸運的男人,他的渡海來台真是恰逢其時,他在日本內地沒能實現的夢想之花,卻在溫暖有光的台灣島盛開,或許這可以算是他的雙重成就吧。從那以後,經過了100年歲月,我們作為100年後的讀者,經由有志者的整理和爬梳,不必天天苦候報紙的連載,而是比以前更便捷,更有餘裕閱讀這些傑出的漫畫作品,應該將它列為我們生活中的頭等喜事。至於,我們從什麼角度閱讀,因各人品味不同,但是我仍然堅持己見,將島國水馬這些諷刺漫畫作為一種方法,以回顧進入日治時期的台灣史、台灣時刻、台灣風景、台灣人的精神史,因為這個起點是歷史之手為我劃下,我的任務在於回到歷史現場,將我看到的和聽到的事物,盡其所能地記述出來。
標籤: 隨筆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