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日本文壇百年回憶錄》(8

岩倉具視等訪歐使節團,相繼於那年夏秋返回日本。正如上述,他們兩派的政治對峙仍然尖銳,由於岩倉具視取代無能的三條實美就任太政大臣,更加強硬地反對西鄉隆盛等人的主張,這個舉措的結果,使得以這五人為首的政治強人辭去了參議的職務,憤然離開了東京,西鄉隆盛回到鹿兒島;江藤新平、副島種臣返回佐賀;板垣退之助、後藤象二郎回到土佐。在這五人當中,板垣退之助和後藤象二郎二人似乎思考得深刻和付諸行動。在他們看來,日本國內的動盪不安,歸因於政府積弊日深,而引發民眾不滿,若要根本解決這個問題,應當擴大自由民權的範圍,讓國民可以參與政治事務,基於這樣的時代要求,他們成立了推動自由民權運動的「立志社」,以此作為政治改革的基礎。在此,二十七歲的古澤滋這個年輕後輩,其政治才幹發揮了很大作用。明治維新之後,他曾經到歐洲遊學,很熟悉歐議會的制度,剛剛回國不久,呈請給日本天皇的《設置國民議會之請願書》,就是由他起草的。

古澤滋所起草的請願書,並非長篇鴻文,大學三千字左右,主要內容提及:「日本之法律朝令夕改,委實徒增民眾困惑,尤以政治效率不彰,司法判決不公,言路壅塞(缺乏言論自由),民眾有苦難言……。國家若要長治久安,切不可因循苟且,亟需徹底改良,盡速設立國民議會……」這份草案完成後,板垣退之助和後藤象二郎率先發表,請使者出身士佐的林有造,將此請願書送至江藤新平和西鄉隆盛二人,希望他們簽名連署。結果,江藤新平同意連署,西鄉隆盛卻反對,在回信中說:「此請願書宗旨用意甚深,然吾認為,天下之事以獨議未能解決,吾等應以實力方能成事……」。換句話說,西鄉隆盛認為,請願設置國民議會的做法,並非根本之道。相對於政治同志的做法,西鄉隆盛則在鹿兒島創設私塾,吸收更多門生來支持他的政治理想。

儘管西鄉隆盛不支持同志們提出改良國家體制的願景,板垣退之助等人的請願書仍然勢在必行,他們於明治七年一月十八月送交政府的立法府左院。然而,連署人之一的江藤新平,卻先擎起了造反的大旗。二月,他在佐賀召集舊時武士發動了反政府的暴動。從軍事力量來看,毋寧說,這場暴動一開始就注定失敗。因為自明治三年以來,政府即已實施徵兵制度,建立起新式軍隊的體系,江藤新平率領的散兵遊勇,很快就遭到明治新式軍隊鎮壓敉平。江藤新平遭到嚴重的潰敗後,逃回了土佐,但是未脫被補的命運,那年二月十三日,最終被處以死刑,享年四十歲。


也許可以這樣說,江藤新平的造反,仍然具有某些重要的意義。因為佐賀的反政府暴動平定後,呼籲明治政府設置國民議會的訴求,得到了民眾廣泛的支持,這也推動著當時的思想家們的思惟,從各自的立場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論述。福澤諭吉和加藤弘之的著作,即適時地反映著近代歐洲的政治思潮,主張民主政治的重要性。當然,他們這些政治理想,能否符合日本當時的國情,或者如何實現,都存在諸多的挑戰。不過,有一點可以證明,那就是所有政治改革的先行者,他們都必須面臨各種危險的算計,因為在歷史上,向來不缺乏暗殺成風的事件,相對的,也有震撼的故事。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