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與生俱來的骨氣 

我向來對各種美談很感興趣,因為它總給人正能量和希望,不掉入負面情緒的糾纏,使自己每日過得快樂自在。

 


在此,簡單舉例一下。

自從師友三國大介告知,藤原書店(出版社)是社會學家鶴見和子創設,又是鶴見俊輔的胞姊,我感到驚訝和敬佩,從此對藤原這個學術出版品格外關注。我想,在台灣,熱愛人文社科的日文讀友,多半買過藤原書店的出版品,從中得知世界思潮的前沿和變化,尤其在中譯本尚未出版前,對我們這樣的讀者幫助很大。此外,與當今大學教授時常報怨出版社不出版他們「偉大的著作(論文)」,若不回應就轉向募款(詐財)或向朋友道德勒索相比,那些自食其力自費出版的學者和詩人,從任何角度看去,他們都有著高貴的身影。

 

我的詩人朋友X說,他最看不起那些把出版社當提款機的傢伙了,自以為出版詩集多麼了不起,不出版他的詩集就是不重視文化,難怪台灣不是詩歌的國度。然而,仔細想來,這其中矛盾重重。大學教授們每月領有高薪,要出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照理說,應該自掏腰包付印,何況印製數百冊花費並不多,大聲嚷嚷向朋友(或企業)要錢贊助,豈不是斯文掃地嗎?X說,多年以來,很想出版個人詩集,但不想為了幾萬塊錢印製費,向朋友索錢(募資=畫大餅),他到餐廳打工三個月,用這9萬元收入,就完成他出版詩集的夢想了。我不禁沉思著,一樣米,養百種人,或許,這就是與生俱來的骨氣吧。(2024516日)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