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為了美好生活落淚----業田良家《自虐之詩》

我平常很少閱讀漫畫,但重要的漫畫仍然要買來一讀,否則很不甘心的。多年以前,一個日本朋友(資深漫畫迷)告知,《釣りバカ日誌》這部長篇漫畫作品,情節非常有趣,並有傳達魚類的專業知識,每冊藉由故事的發展,介紹一種魚體分類和釣法,像我這種迷戀魚類知識的人來說,想必是最佳的讀物。果然,他這席話發揮了魔力,我立刻付諸行動了,上網(日本的古本屋)訂購了56冊《釣りバカ日誌》。根據資料指出,這套系列本篇共有100冊,特別篇13冊。也就是說,我先買了半套,決定以後再購買補齊。愛書雖然到手,我總得想辦法把它們運回台北才行。當天,我的寄書運氣不好,偏巧下了毛毛細雨,試想而知,像這種壞天氣,實在不適合到郵局寄書,但是出於時間逼近,我無論如何都得把它們扛到郵局好生送行。後來,我憑著中年人的強烈自尊,總算完成了為漫畫書送行的壯舉。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在東京的郵局用特大號紙箱寄出的漫畫叢書。在此,我必須坦承,直到現在我尚未讀完這55冊,自然不夠資格為它們做什麼富有見地的介紹了,所以姑且先記下這段買書經歷,留待他日再說。

說來我那位日本朋友的記性真好,之前我好像對他說過,我對於日本的漫畫史很感興趣,將來想撰文試寫一下。一次,他來台北旅行,特地贈我兩冊漫畫《自虐之詩》。同樣那句話,我一定會喜歡這樣的漫畫。收到贈書,當日我旋即讀畢了,頗有暢快淋漓之感。其後,我又觀賞了電影版的《自虐之詩》,由阿部寬飾演主角,每次看到他(主角)氣得翻桌的情景,總令人捧腹大笑。不過,這些好笑的記憶被我淡忘了,這兩冊漫畫就擱在客廳的角落裡。今日,我在整理書堆的時候,不意間,發現了いしかわじゅん《漫画の時間》這部舊書,他也是一位漫畫家。我翻查了購書日期,它是我於2005104日,在神田的舊書店購得到的。該書內文收錄了《自虐之詩》的書評,這恰巧讓我有機會認識到,這漫畫的創作過程,以及它帶給讀者的影響。

根據《漫画の時間》的作者指出,業田良家的四格漫畫《自虐之詩》,長期以來在《寶石周刊》上連載,他每次閱讀這四格漫畫,總是為主角幸江和阿勇艱苦的人生感動到掉淚。在他看來,這對平凡夫妻每日與生活的磨難搏鬥的英姿,不時散發著人性的光輝,置身在苦難之中,仍然要觸摸生活的美好,就此而言這不由得令人肅然起敬。這些四格漫畫,後來結集出版了。不過奇妙的是,此單行本甫出版上市,似乎很快就銷售一空了。那時候,到專業漫畫書店一看,尚能找到它的蹤影,過了一段時間,卻真的再也難覓其蹤了。作者石田說,他找遍了所有的舊書店,包括大小書店和便利商店等等,就是找不到《自虐之詩》的正身。按照常理判斷,這存在著一種奇特的現象。通常各周刊都有漫畫的連載,但出版單行本以後,卻甚少成為洛陽紙貴的暢銷書。其中部分原因在於,漫畫家的主力多半放在專業漫畫雜誌的連載,沒有餘裕顧及綜合性的周刊。因此,有些體力漸衰的漫畫家無法在主戰場贏得廣大的讀者,只能移師至綜合性的雜誌找回消失的雄風了。

《自虐之詩》最初由光文社出版,只不過,該社在漫畫方面著力不深,僅出版過少量的漫畫雜誌,對於發行這類單行本亦是興致索然。在石田看來,儘管業田良家的傑作出版面世,最後亦只是被扔在倉庫裡,任憑自生自滅而已。他還援引同為漫畫家內田春樹的例子。內田春樹卓越之作《水物語》,就是在《寶石周刊》連載的,同樣由該社出版,可是就他所見,他在書店裡很少看到這部作品而感喟不已。石田說,業田良家結束《自虐之詩》連載之後,由他接手創作漫畫,他在《寶石周刊》連載《薔薇枝上薔薇花》,他認為這是其嘔心瀝血之作,但同樣的,在書店裡亦不容易看到單行本。原來漫畫家努力創作漫畫,縱使結集出版仍然滯銷,不受讀者的青睞。石田看到內田春樹受到這般冷遇,為此大感失望,後來他憤然辭退畫稿到其他出版社另謀出路了。在漫畫家的價值視野中,與其領取印量一萬冊的版稅,他們寧願沒有版稅卻有百萬名讀者閱讀其作品來得喜悅。

石田為業田良家的《自虐之詩》一書難求,感到十分高興,並預估今後還會陸續增印,名正言順地成為出版社的金雞母,進而成為不畏風雨的提款機。因此,從這角度來看,我手中這套《自虐之詩》,雖然是舊書品相普通,但必然已獲得更大的增值空間了。我真心高興那位日本朋友的善舉,若沒有他於多年前贈送我這套漫畫文本,至今我恐怕沒有機會重新講述它們的故事了。哪怕我只是拙劣地複述一遍而已,這對我而言都是幸運的,於是,順著這條意義之線,我要毫不見外地說,我也是它們歷經風雨洗禮的見證者,而且我更是一名在閱讀的唱詩班裡光榮的讀者。進一步地說,當我認識到《自虐之詩》的出版經歷,在我的寫作生活中出現的所有挫折,看來都不構成任何意義的侵擾了。在某種情況下,認真看去有時候自虐和自律之間的距離,還真是僅止一線之隔。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