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回味《現代思想入門》
我在自家書庫裡翻出了一本頗有意義的舊書:濱田義文《現代思想入門》。在這裡,我想說的並非其舊書的價格,更不是版本的珍稀性,而是因為它在場的顯現,我才得以回想起與其相遇的往事。從該書的版權頁來看,它初版於1962(昭和37)年1月15日,幾乎與我同年紀問世的,無疑給了我一種親近感,一種因生命起點的巧合所帶來的小小震盪。當然,這純屬於我個人的感動,而且是我擅自定義的懷舊對象,不宜過度渲染。
如果把尋訪舊書的歷程,當成自扮偵探查案的話,那必然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該書扉頁最上面,有一行鉛筆字跡,顯得文雅而富有氣質:「1962、1、15 割石」。我按此推測,這應當是原書持有者的筆跡,因為內頁還有多處鉛筆的劃痕。進一步地說,綜合該書的出版年月和割石先生的購書日期,我更有理據說,這部思想簡史甫一問世,比我(推估)年長二十歲以上的割石先生,就思想激揚地買下了。為了查明我是何年何月購得此書的,我查看了該書的最後一面,原來我是於1999年12月5日,在早稻田大學舊書街的「荻原書店」遇見此書的,以200日圓購得。這就是說,這本舊書自出版以後,經歷持有者的閱讀,因各種難以言明的因素,進入了舊書店的書架上,用善於思考的目光,等待下個有緣人來訪。以結果論而言,在我來訪之前,它等候了30餘年了,而這樣的柔韌特質,值得我寫點文字來敬謝它。
作者濱田義文是在40歲左右,正值壯年寫就《現代思想入門》的。當時,他是熊本大學法文學部副教授,致力於日本現代政治思想領域的研究。然而,還有比學術研究更重要的,那就是不局限在象牙塔般的學院體系裡,而是以見證過戰爭的殘酷本質的歷史體驗,來省視和辯證政治思想中的惡。正如他在序中所言,他感銘於丸山真男教授在東京大學第25教室講述「日本法西斯的思想與運動」的思想風采,徹底批判其思想怪物在戰爭時期的暴行,在二戰之後,日本社會陷入無序和頹廢的狀態中,丸山真男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熱情不減地研究學問,以客觀理性的精神著書立說,為他打開了啟蒙立新的道路。
最令我感動的是,作者以此書來記念忘逝的胞弟。他的弟弟演田義道就讀東京帝大文學部時期,熱愛寫詩和耽讀齊克果的哲學,卻於「學徒出陣」(大學生上戰場)的戰爭風潮下,病死戰場享年20歲。對作者而言,這是他終生難以抹滅的傷痕,亦是許多戰歿者家屬的悲慟。閱讀這樣的舊書(文本),總會給我些微妙的啟示:二戰期間曾經被迫當兵的哲學家三木清,因為反戰思想言論惹禍最後病死獄中的淒涼,再度激起了我往下追探的念頭。哲學家的身軀是如何穿越戰場的?
於是,我心想,舊書使人回味往事,也使人找到與歷史情感的連結點。它的好處在於,不需登記報名,隨時可以出發,任你展開思想史的探索。
標籤: 隨筆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