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 星期六

 我想成為一只貝類:BC級戰犯死囚的吶喊


 

上個月某日,出於一種神秘的歷史召喚,我忽然很想觀看《逺東國際軍事審判(東京審判)》的電影,仔細看看這場對日本人而言勝利者對戰敗者的審判、並以剛剛落幕的「紐倫堡審判」為範例在二戰後就此重寫日本政治格局的政治大戲。現在視影媒體甚為發達,我很快就找到了NHK與多個國家合作拍攝的《東京審判》影集(共4集),為了留下更具體的印象,我決定一天內觀看完畢。看完之後,我的歷史情感的確受到了極大的波動。從我的視角而言,也可以說它是一種接近於某種歷史真實與殘酷性的沖擊波。總歸一句,我帶著這個歷史情感的震撼前往走,更想了解那些被判處絞刑的日本28A級戰犯的心理狀態。但必須說,在這方面上,我可研究和參考的資料極為有限,只能藉助許多二手資料的記述。到目前為止,還沒做出具體的成效,不過,我仍然在這條線索上持續著。

 


說來奇妙,前些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之前與師友三國大介的對話,在電話中,他提及《私は貝になりたい》(我想成為一只貝類)這部電影值得一看,有助於我對「東京審判」的歷史解讀與推導。他說,一般對「東京審判」感興趣的研究者,多半把目光聚焦於A級戰犯上,很少關注那些背負微罪卻被判死刑或無期徒刑BC級戰犯們的遭遇。經他這麼悠然點破,我才恍然大悟起來。說的沒錯,姑且不說他們在這場荒謬與慘烈的戰爭中擔任什麼「殺敵」角色,就算他們有過心理抗拒而遭到嚴懲,但是到了最後,他們都得遵從上級命令做出反人道的行為。然而,在戰場上發生的事實與真相如何,這些戰爭罪責的套索都將分毫不差落在他們的脖頸上。

 


三國大介繼續說道,這部電影改編自加藤哲太郎的〈狂えるBC級戦犯死刑囚〉記述,很可惜的是,目前他手上沒有這部作品,否則就立刻寄給我參考。我心想,在尚未購得這部作品之前,我可以先觀看《我想成為一只貝類》這部電影,做好前置作業。但坦白講,到網路上搜尋想看的電影這件事,我實在是外行(其實是抗拒學習),接連試了五六次,依然不得要領。於是,我當下向專家惟喆尋求支援,他旋即為我解決了這個難題。原來《私は貝になりたい》這部電影出品於2008年,距離現在都經過17年了,我對它的歷史身份竟然是毫無所悉,看來我真成了落後於時代的人

 


儘管如此,我懂得亡羊補牢的道理。昨日,我到紀國屋書店取回了訂書:加藤哲太郎《私は貝になりたい:あるBC級戦犯の叫び》(春秋社,2018-6普及版)一書,立刻找到〈狂える戦犯死刑囚〉的出處(13頁),放慢速度讀了起來。這篇文章記述不長(22頁),但同為在中國華北工作二戰後被判BC級戰犯的加藤哲太郎,對於當年被關押在巢鴨監獄BC級戰犯所受到不公平待遇與折磨有著刻骨銘心的共鳴與憤慨。就我來說,觀畢電影《我想成為一只貝類》,只是這段歷史的開端而已,接著,我還得沿著這條路線繼續閱讀相關資料,繼續挖掘出個人的歷史感悟,接著講出有點內容的文章來。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